爱组词网
首页 > 句子大全 > 经典句子 >
首页 词语大全 组词大全 造句大全 形容与描写 句子大全 名言名句 诗词诗歌 趣味语文 成语大全 反义词 近义词 同义词

俗话_俗语大全

栏目:经典句子时间:2020-07-05
俗话_俗语大全_一品句子

【有钱能使鬼推磨】这一俗语意思是说金钱万能,只要有钱,什么事都能办到。这一俗语源出东汉。东汉时,蔡伦发明了造纸,解决了写字难题,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。从此,造纸生意兴隆起来,蔡伦更富有了。传说蔡伦的嫂子慧娘看了眼红,急忙叫丈夫蔡莫去跟小叔子学造纸。蔡莫急于赚钱,不等学完就匆忙回家办纸坊。由于纸的质量太差,卖不出去。蔡莫望着满屋的纸,一筹莫展。还是慧娘有办法,她跟丈夫叽咕了-番,就装死过去,让丈夫用棺材把她收殓起来。待街坊邻居赶来看时,蔡莫便一边烧纸一边哭。忽听慧娘在棺材里大叫:“快把门开开,我回来了!”众人吓了一跳,壮着胆子把棺材打开,只见慧娘一下子坐起来了,油腔滑调地唱道:“阴间钱能行四海,纸在阴间做买卖;不是丈夫把钱烧,谁肯放我阳间来。”接着,她又说道:“刚才我足鬼,现在我是人,我到了阴间,阎E叫我推磨受苦。丈夫给我送来了钱,小鬼们为得到几个钱,都争着替我推磨,这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呀!我把丈夫送给我的钱都交给了阎王,阎王就放我回来了。” 乡亲们听了慧娘的话,信以为真,纷纷拿钱向蔡莫买纸钱,为死去的亲人赎罪。于是,蔡莫的纸很快卖完了。从此,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成了人们形容金钱万能的一句俗语。

【过河拆桥】“过河拆桥”这一俗语用来比喻达到目的后,抛弃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,属于一种忘恩负义、晶行不端的行为。典出元朝。《元史·彻里帖木儿传》记载,元顺帝至元元年,朝廷首议罢科举。参政许有壬是科举出身,因此坚决反对。太师伯颜大怒,第二天在崇天门宣读罢科举的诏书时,专门让许有壬做了听诏的班首。许有壬害怕招致祸患,于是勉强答应了。治书侍御史普化讥笑他说:“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。”自此赋予“过河拆桥”新的含义,至今未变。

【过桥米线】“过桥米线”是云南著名的地方小吃,现在,它已落户全国各地。它源自一个传说的两个“版本”。从前有一个读书人,家里穷,没地方读书,便每天到三里以外的一个凉亭里去看书。书生的妻子特别贤惠,每天给他送饭,但每次送到那里饭菜都凉了。于是她想了一个好办法,在连饭带菜的米线上,浇了一层热油汤,利用它来保温,这样送去的饭菜就不凉了。因送饭途中必须经过一座桥,人们便把这浇过热汤油的米线叫做“过桥米线”。另一版本,是同人同事,不同的是以前吃米线是就着菜吃,像吃米饭一样。一次,妻子提着送饭篮子过桥时,不小心脚下拌了一下,将菜汤撒到米线中。送到后书生干脆把剩下的半碗菜汤也倒进米线中,不料吃起来味道更好了。从此,米线的吃法变成了在米线上浇上做好的菜卤,连米线带汤一块吃,十分好吃。因此法得于桥上,故称“过桥米线”。

【过五关,斩六将】此语比喻勇往直前,战无不胜,英雄气概无人能当。此典出自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七回:“关公请二嫂上船渡河。渡过黄河,便是袁绍地方。关公所历关隘五处,斩将六员。” 关羽、张飞、刘备桃园三结义后,在一次战役中三人失散。曹操十分喜爱关羽的德才,欲收入帐下。关羽为了刘备二位夫人的安全,与曹操“约三事”后,暂栖曹营。后来,关羽得悉刘备兵败后投在河北袁绍处,立即写信辞别曹操,从河南许昌出发,护送刘备的二位夫人去寻找刘备。由于关羽没有丞相曹操的文凭,沿途守关将领阻截关羽。关羽英武异常,斩将夺关而过。第一关:东岭关,斩孔秀。第二关:洛阳关,先斩孟坦,再斩韩福。第三关:沂水关,斩卞喜。第四关:荥阳关,斩王植。第五关:滑州关,斩秦琪。关羽“过五关,斩六将”,成就了一世英名。

【朽木不可雕也】此语常用以比喻人没有出息,不堪造就,如扶不起来的阿斗。典出《论语·公冶长》:春秋时,孔子的学生宰予喜欢白天睡大觉。有一次,孔子发现后生气地说:“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,粪土一样的墙壁无法粉刷。对于宰予这样的学生,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责备了!” 宰予也够倒霉的,别人说他几句也就过去了,偏偏打瞌睡叫老师撞见了,落了个“青史留名”。

【当归】“当归”是一味妇科良药。早在《神家本草经》中就将它列为可补可攻的中品药,既可扶正补养,又可攻邪治病。那么,“当归”之名是怎么来的呢?相传,从前有个青年,新婚不久就外出采药,同妻子约定三年之内回来,媳妇信以为真。谁知这一走三年杳无音讯。他的媳妇忧郁悲伤,得了一种妇科病,月经紊乱,头晕心慌,生活十分凄凉,被逼改嫁他人。没想到改嫁不久,男青年返回了家乡。他质问媳妇为何不等自己。媳妇哭诉说:“三年当归你不归,片纸只字也不回。如今我已错嫁人,心如刀割真悔恨。”男青年听后也懊悔不已,把采集到的草药送给媳妇,居然治好了她的妇科病。这事在乡里传开后,一些得了妇科病的人也找来这种草药服用,居然都痊愈了。从此,人们知道这是一种妇科良药,给它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叫当归,告诫后人要汲取“当归不归,娇妻改嫁”的惨痛教训。后人出一谜语:丈夫外出三年整。谜底:当归。

【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】这则俗语的意思是形容身为其事的人反而糊涂,犹如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。它源自宋欧阳修《新唐书·元澹传》: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,何所谓疑而不申列?” 这段话是唐朝的大臣魏光上书唐玄宗,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《类礼》(即《礼记》列为经书,也就是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)。玄宗当即表示同意,并命元澹等仔细校阅一下,再加上注解。不料,右丞相张说对此提出不同看法。他说,现在的《礼记》,是西汉戴圣编纂的本子,使到现在近千年;再说东汉的郑玄也已加了注解,已经成为经书,有什么必要改用魏征的本子呢?玄宗觉得说的也有道理,便改变了主意。但元澹认为,本子应该改换一下。为此,他写了一篇题为《释疑》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。《释疑》是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写成的。先是客人问:“《礼记》这部经典著作,戴圣编纂、郑玄加注的本子与魏征修订的本子相比,究竟哪个好呢?” 主人回答说:“戴圣编纂的本子从西汉起到现在经过了许多人的修订、注解,互相矛盾之处很多,魏征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而重新修订,谁会想到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会反对!” 客人听后点点头说:“是啊,就像下棋样,下的人反倒糊涂,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。” 原来,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”是指下棋,围观者清,确实如此。

【同心结】“同心结”是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,意为永结同心。那么,“同心结”源于何时呢? “同心结”源于《诗源》里的一个故事:文胄与相邻的女子姜氏相爱,文胄送给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,作为定情的信物。姜氏打开箱子,用双针穿上连理线,织成同心结回赠文胄。缕缕丝线织进无限情思,从此“同心结”成为男女定情的最好信物。“同心结”是用两股彩绳或彩带,绾成连环回文样式再抽紧而成,因其形态是两股彩绳交相盘于“结”的中心,代表着男女爱情的心心相印,而被看做“永结同心”之意。 “同心结”有真实记载的首见于南北朝。南齐歌妓苏小小作《西陵歌》说到了“同心结”:“妾乘油壁车,郎乘青骢马。何处结同心,西陵松柏下。” 南朝梁武帝在《有所思》诗中也有“腰中双绮带,梦为同心结”的记述,可见,从歌妓到最高统治者,都知道这种表示爱情的信物了。如今,男女青年仍旧对“同心结”情由所钟,一旦成为定情之物,则永久珍藏,以作纪念。现代人还把它作为一种装饰品带在身上,作为束发的带饰、腰带的结饰、身上的佩饰,此形影不离。

【同仁堂】“同仁堂”是中药行业最著名的老字号,时至今日,长盛不衰。最近有一出新编京剧《风雨同仁堂》,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志和赵葆秀主演,好评如潮。那么,“同仁堂”是怎么来的呢?传说同仁堂的店名和康熙有关。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,宫中的御医怎么治也不见好转,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药。一天,康熙独自出宫微服夜游,来到一条街上,发现一个小药铺,里面传来琅琅的读书声。康熙心想,自古道小药铺内有人参,我何不到这里看看。于是,康熙上前敲门,说明来意。郎中说:“好,你脱去上衣,让我看看。”康熙脱去上衣,郎中只看了一眼便说:“你平日吃山珍海味太多了,再加上长期吃人参,火气上攻,因此起了红点子,以致发痒。”康熙问:“此病能根除吗?”郎中肯定地回答:“能,只要用些药就会好的。”顺手抱起木架子上的一个罐子,铺开一个包袱,把罐子里的药全部倒出来,足有七八斤重,说:“这是大黄,你拿回去,用这八斤大黄,煮水百斤,放入缸内,等水温适中,便入缸洗浴,少则三次,多则五次,即可痊愈。”康熙回到宫中,按郎中所嘱,如法洗浴。果然洗了三遍之后,竟全好了。康熙十分高兴,第四天又微服来到小药铺。一打听原来郎中名叫赵桂堂。于是康熙想荐他进宫当御医,但赵桂堂行医为普天下百姓,不想进宫,只想建一个药堂。康熙一听毫不犹豫地说:“若真要建药堂,就叫同仁堂吧,你看这个名字怎样?”说着从桌子上拿起笔来,顺手写了一张字条,又盖上印章,然后说:“赵兄,明天你到内务府衙门去一趟,那儿有我的一位朋友,说不定真能管事。”说完,告辞而去。第二天,赵桂堂忍不住好奇地拿着字条找到内务府衙门,果真拿到了不少银子。原来,写字条的人就是康熙皇帝。赵桂堂受宠若惊,回去建起了“同仁堂”。自雍正元年(1723年)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,历经八代皇帝,长达188年,这就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就就业业、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,其产品以“配方独特、选料上乘、工艺精湛、疗效显著”而享誉海内外。

【吃香】“吃香”一词,比喻在领导或长辈面前受宠。 “吃香”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欧阳修的《归田录》中。当时在京师流传着“三班吃香,群牧吃粪”的说法。原来,宋承唐制,在宫内设有三班之职,分别为东头供奉、左右班殿直和殿前承旨。这“三班”都隶属于宣徽院。宋雍熙四年,别置三班院,以崇仪副使蔚进掌之。这三班在院者,也常常达到数百人。这些人官尊事简,权势日增,是肥差。每年过元节,他们凑钱到寺院进香,合以祝圣寿,此乃谓之“香钱”。这就是“吃香”一词的最初含意。而群牧司领内外坊监使副判官俸禄最优,又岁收粪壑钱颇多,以充公用。所以,他们楼台近水,也便被人戏谑地称为“吃粪”了。无论是“吃香”还是“吃粪”,在当时都是凭职权而享受到的某种好处,拿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一种行业不正之风。“吃粪”一词没有流传下来,可能是因为同秽物搭界太不文雅所致,如果流传下来,官员用公款大吃大喝等同于“吃粪”。但“吃香”一词,却流传至今,转义为受宠。

【吃素】在佛教初创时期,并没有要求信徒一定要吃素。在律书《十诵律》里规定可以吃“三净肉”,即眼不见杀、耳不闻杀、不为己杀的动物的肉,都是可以食用的。老百姓常说“眼不见为净”,恐怕源于此。到了南朝梁武帝时期,僧人们才开始只吃素。梁武帝萧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,他认为食肉就是杀生,违背了佛教“不杀生”的戒条。他发誓断除酒肉,假如再喝酒吃肉,杀害生灵,甘愿受鬼神制裁,并将堕落到阿鼻地狱;他又规定宗庙祭祀用面粉代牲畜。梁武帝严格遵守誓言,每天只吃豆羹粗饭。僧人们在梁武帝的带动下,开始吃素,并且成了寺院里的戒律。

【吃醋】“吃醋”借指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情绪。源出两处。一处是明清笔记《在阁知新录》:“世与妒妇比狮子……狮子曰食醋酪各一瓶。吃醋之说本比。”这里是有文字记载的“吃醋”一词的由来。狮子吃醋不吃醋,权且不论。至于把妒妇比作狮子当是出自苏轼的一首诗。据说,苏东坡被贬黄州时,常和陈季常谈天、饮酒,有时深夜不散,陈妻性悍而妒,宴客时如有歌女在座,她就用棍杖敲打墙壁,大吵大闹,客人们只好扫兴离座。苏东坡为此写了一首诗,诗云:“龙邱居士亦可怜,谈空说有夜不眠。忽闻河东狮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”因陈妻姓柳是河东郡人,她吵闹的样子好像狮子吼叫,所以,东坡把这一现象写作“河东狮吼”。既然妒妇吵闹如狮,狮子又要天天吃醋,所以人们就把爱情生活上产生的嫉妒心理称之为“吃醋”了。另一处是民间还流传着房夫人吃醋的故事。房玄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相,李世民为表彰他的功绩,封他为梁王,还选了几名美女送他为妾。房玄龄想到自己的夫人一定反对,便婉言谢绝了。李世民了解到其中的原因后,便派长孙皇后去劝说房夫人,结果无功而返。后来唐太宗亲自出马并威胁道:“你宁可不妒忌活着,还足宁可妒忌后死?”唐太宗边说边斟满一杯毒酒。房夫人不假思索,接过毒酒一饮而尽。幸好,唐太宗只为吓唬她,杯中并非真是毒酒,而是一种苦酒,也就是现在我们食用的醋。从此,女人的妒性就被称为“吃醋”,从古至今沿用。

【吃豆腐】“豆腐”人人爱吃,可这里所说的“吃豆腐”,你可不要沾边,绕开它,躲着走。这里所说的“吃豆腐”,与吃不沾边,是占女人便宜的意思,有时候甚至可以视为“性骚扰”的含蓄说法。虽说不是真吃,但跟食用豆腐暗有关联。有人认为“吃豆腐”的说法与民间常有“豆腐西施”的戏称有关:豆腐店老板娘因常食豆腐而细皮嫩肉,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,便引得周围男人以“吃豆腐”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,且动手动脚。于是,“吃豆腐”就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。

【吸烟】“吸烟”有害健康,现在全世界都在公共场所禁烟,有的国家还实行全面禁烟。那么,谁是吸烟的始作俑者呢?吸烟,起源于美洲印第安人部落。在古代印第安人部落,吸烟是首领的特权,是一种高贵的象征。当时是用一种白蜡木做杆,大理石或红块滑石制成的卡梅特烟斗吸烟。1492年,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,同时也发现了烟草。据说西班牙、葡萄牙的水手们把吸烟的习惯带回欧洲。但在很长时间里,烟草在欧洲都不为人们接受。后来,英国女王召见英国爵士雷利,并观看了他的吸烟表演。如此一来,吸烟很快在英国流行起来,逐渐遍及欧洲,乃至流传世界各地。中国的古装戏有酒无烟,中国人吸烟是受欧洲吸烟习惯的传染。

【师范】中国历来重视教育,而“师范院校”是培养教师的殿堂。那么,“师范”一词是怎么来的呢? “师”的名称,在夏、商、周时代就有了,而“师”的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,甲骨文中有“文师”之称。春秋时期,孔子说: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”。司马迁用了“师表”一词,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。西汉末年,杨雄在言论集《法言》中说:“师者,人之模范也。”他第一个将“师”和“范”联系起来,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。《后汉书-赵壹传》报皇甫规定:“君学成师范,缙绅归慕。”“师范”第一次作为一个完整的词出现了。后世有“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”的说法,也是强调德才兼备的为师。

【吐唾沫】生活中我们常见这种现象:当一个人遇到晦气之事或说错了话时,会“呸!呸!呸!”连吐三次唾沫;当他与所鄙视甚至仇恨的人擦肩而过时,也会回身对着这人的背影重重地吐口唾沫,这是为什么呢?民国时期,江绍原先生对唾沫文化进行了非常有趣的探讨。透过他所搜集的诸多史料可以看出,唾沫在古人眼里具有许多神奇的功效。古人认为,唾沫可以制鬼。宗定伯捉鬼的故事是个典型。据说,当宗定伯知道同行者是个容易对付的新鬼时,他将其用力挟住,新鬼情急之下变为山羊,他又马上吐唾沫使其定型难逃,竟然牵到市上卖了个好价钱。《搜神记》也记述了一个故事,崔少府妻子怀孕尚未分娩就死了。但四年之后,仍把生育的儿子送回家。当时宾客满座,都知道是鬼来了,于是“遥唾之”。大业《拾遗记》也提到,隋炀帝游江南吴公宅时,忽遇陈后主鬼魂,仍称殿下,叙述旧事。炀帝突然醒悟遇鬼,马上唾之云:“何今日尚目我为殿下,复以往事讯我耶!” 唾沫可以辟邪。《清异录》卷二记述:“枭乃天毒所产,见闻者必罹殃祸,急向枭连唾试三口,然后静坐存北斗一时许,可禳。”李时珍介绍,唾沫可以治疗“毒蛇螫伤”及肿痛、长瘤等病,据说这是以毒攻毒。其实我们遇到晦气或说错了话吐唾沫,就有以上民俗内涵在里面。唾沫在制鬼驱邪的同时也可以攻击和伤害他人。看起来朝着仇人背影吐唾沫其实也有攻击伤害的巫术含义在里面,似乎是一种咒恨。

【吊儿郎当】“吊儿郎当&r爱组词dquo;是指不认真、不严肃、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,做事不准确求实、边干边玩、得过且过、嘻嘻哈哈甚至嬉皮笑脸的工作作风。 “吊儿郎当”出自北京俚语。早在清末的言情小说、评书、戏剧中就已引用,现在北京口语中也经常使用,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。只是词典中多未收入,应是个缺憾。“吊儿”在北方话中是吊起悬挂的东西,含有摇摆不定的意思。“郎当”在文中则有颓唐或衣服宽大不合身之意。因此,“吊儿”和“郎当”合起来,就有了松松垮垮散散漫漫不负责任之意了。

【此一时,彼一时】此语比喻时间、条件改变,情况也随之改变。原作“彼一时,此一时”。形容人的境况居多。如京剧《锁麟囊》中富豪之女薛小姐因水灾流落他乡,巧遇奶妈,奶妈到舍粥之处为她舍来一碗稀粥,她却说粥是饭后之物,如何当饭吃。奶妈说:“此一时,彼一时,你凑合着点吃吧。” 此语源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,记述了在战国时,孟子离开齐国到别的地方去,弟子充虞在路上问他:“以前我听你讲过‘君子不怨天,不尤人’,今天您怎么看起来有点不高兴呢?”孟子回答说:“彼一时,此一时,我现在正为天下纷乱担忧,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?”后人将“彼一时,此一时”颠倒过来,比喻时过境迁,情况发生了变化。

【此地无银三百两】是形容愚蠢的人做事情弄巧成拙,欲盖弥彰的行为。它源自古代一个故事。据说从前有个做小本生意的人叫张三,好不容易攒了三百两银子,却又不知藏在哪里才安全。最后他把银子装进一个坛子里,埋人自家菜园。埋完后还不放心,他又往地上插了一个木牌,写着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。第二天,邻家王二瞧见木牌,心里想:“张三也太傻了,这不分明是告诉别人这里有银子吗?”王二三下五除二把银子刨了出来,偷回家去。但心里却惶恐不安,想到自己是张三的邻居,张三丢了银子,肯定第一个怀疑他。为了标榜自己“清白”,王二也写了张字条,贴在张三的木牌上,上面写着“隔壁王二不曾偷”。这不是俩“二百五”吗?后来,人们就把不打自招的愚笨行为叫做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了。

【年】“年”既指新年元旦,又指春节。那么,年是怎么起源的呢?源分两处。一是典籍,一是民间传说。先说典籍。据我国最早的词典《尔雅·释天》记载:“夏日岁,商日祀,周日年。”这说明周朝才开始叫做“年”。后来唐太宗天宝三年(公元744年)曾改年为“载”。唐肃宗至德三载(公元758年)又改“载”为“年”。一直到辛亥革命后,我国实行公历,将公历一月一旦称元旦,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。但年作为一个传统民俗节日一直存在。考古学家认为“年”的基本概念,大约是从新石器时代初期开始的,而它的概念初义来自农业。《谷梁传·宣公十六年》中说:“五谷皆熟为有年”,“五谷大熟为大有年。”所谓“大有年”,就是大丰收。另外,《说文解字》也云:“年,谷熟也。”这样,“年”就是庆贺丰收喜悦的意思。以后,人们便把谷物的一熟算作一年,庆祝丰收当在冬季农闲的时候,冬春交换之际,一年又起。再说民间传说。传说远古的时候有一种怪兽叫“年”,头上长独角,口似血盆,体大如牛,每逢腊月三十晚上,它使出来掠食噬人。开始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,然后把大门关上,躲在家中。有一次,“年”来到一家门口,恰巧这户人家穿着红衣服,点着竹子取暖,燃烧的竹子啪啪爆响,“年”吓得掉头逃跑。大家便效仿这户人家的做法,把“年”驱赶出去,于是,三十晚上,初一凌晨就称“年”了。后来就形成了放爆竹、贴对联的风俗了。

【年号】“年号”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词,如我们十分熟悉的康熙、乾隆、道光、光绪等,都是皇帝的年号,不是他们的名字。那么,年号创始于何时,出自谁手呢? “年号”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,也是时代的标志,由汉武帝刘彻首创。公元前140年,汉武帝即位,称为建元元年,第二年称建元二年,依此类推。以后新君即位或遇军国大事、重大祥瑞、灾异,常常改变年号,称为改元。有的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。自朱元璋开始,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,不论在位时间长短,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。我国历代各朝所定的年号,为了称谓之便,大多以两个字命名,如汉初建元、晋永和、唐贞观、宋元嘉、明万历,清乾隆等。但也有少数是三个字、四个字以至六个字的。如王莽的“始建国”、北魏太武帝的“太平真君”、西夏景宗的“天授礼法延祚”。封建帝王年号在用词上是十分考究的,总要经过反复筛选,采撷吉祥字眼,多用“大、太、应、元、天、中、永”等字开头。如汉武帝刘彻一共使用过十一个年号,其中“元”字开头的就占五个,“太”字开头的占二个,“天”字开头的一个。

【年关】过年是中国民间最为喜庆浓重的传统节日,可古人为什么把年说成“年关”呢?它源自于对“年”的一个传说。其实,最早过年是为了防备一个叫“年”的怪兽的攻击。当时的人们算准了“年”肆虐的日期,把这可怕的一夜当做关口来熬,所以称为“年关”。每到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提前备好晚饭(提前到黄昏时分吃饭,所以有“黄昏饺子”之说),熄火净灶,把鸡圈牛栏拴牢,前后封锁后,全家人聚在一起,躲在屋里吃“年夜饭”。由于这顿晚餐吉凶未卜,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到“年”的袭击,所以置办得十分丰盛,全家老小不仅要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,而且在吃饭前还要供祭祖先,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。吃过晚饭后,大家都不敢睡觉,便挤在一起闲聊壮胆,逐渐形成了除夕“熬年守岁”过年关的习惯。之所以称新年前后为“年关”,更实际的原因恐怕是一个“钱”字。旧时讲究不论是借钱还是借东西,一般年前都要归还,这是一种民俗。所以,债务人年前要忙着筹钱还账,债权人(债主)年前要讨债。还不起债的穷苦百姓,只好出去躲过年再回来。往哪里躲,按年俗亲戚家不能去,只好到破庙寒穿去躲着。所以视年根儿为关口,过年像过关一样难熬。经典歌剧《白毛女》杨白劳被逼喝卤一场便是对“年关”一词的最好的注释。因此,过年对穷人来讲,无异于过关。

【年糕】“年糕”是春节必备食品,进入腊月二十几,家家户户蒸年糕。 “年糕”又称“年年糕”,与“年年高”谐音。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。说起年糕,这里面还有一个既美丽又凄楚的传说。春秋时期,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,帮助吴王强兵富国,称霸一方。国家强盛起来以后的吴王产生了骄奢轻敌思想,开始大兴土木。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“阖闾大城”,建成后,大宴众将群臣。唯有伍子胥闷闷不乐,他料吴王骄奢不防备越王勾践和范蠡,国家迟早将亡。回营后他密嘱身边随从说:“我死后,如果国家遭难,民饥无食,可往相门(苏州六个主要城门之一)城下掘地三尺得食。”果如所料,伍子胥遭诬陷身亡,吴国被越国横扫而灭。这时都城粮断,饿殍遍野。随从们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,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,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。从此,人们为了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,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。

【伞】“伞”是下雨天出行谁也离不开的雨具。“伞”是谁发明的呢?据《玉屑》记载,伞是鲁班的媳妇为关心丈夫而发明的。看来,若要申请专利,还是鲁班夫妇俩人共享比较合理。传说,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,媳妇云氏每天都要往返送饭,若遇上雨天,免不了挨淋。鲁班便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小亭子,遇到下雨,可在亭内暂避一下。然而亭子虽好,总不便多设,而且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。于是云氏突发奇想,“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!”鲁班知道媳妇的想法后,茅塞顿开,动手依照亭子的样子,裁了块布,安上骨架,装上把儿,世界上第一把“伞”就这样问世了。

【爷】“爷”是对祖父的称呼。也有方言指的是父亲。那么,一开始“爷”指的就是祖父吗?最初,“爷”并非指祖父,而是指父亲,至今还有如此用法的影子。如现在“爷娘”连用,便是指“父母”,现在称“爷俩”,便是指父子。古代,“爷”字写为“爺”。据查,出于南朝萧齐的《玉篇》最早收录此字,并解释说:“古俗称‘父’为‘筇’。”看来,“爷(筇)”字大约是南北朝时期的产物。不过,这个字不是凭空产生的。梁章钜《称谓录》云:“古人称父为耶,只用耶字,不用爺字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则认为,“耶”和“筇”是一对古今字,“爺”是后起的字形。“耶”字主要用为语气词,但同时代指父亲。东晋王羲之《告姜帖》云:“汝母子佳力?力不一一。耶告。”大约出于北魏的《木兰诗》云:“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耶名。阿耶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。”正是基于这种用法,人们用形声方法造字,由“耶”造出“筇”字,用来代指父亲。不过,此后“耶”字仍在不时使用。如杜甫《北征》诗云:“见耶北面啼,垢腻脚不袜。”大约是在宋元明清,“爺”字逐渐取代“耶”字,其意义也有所变化。明代沈榜《宛署杂记·民风二》云:“祖日爺。”由此可见,至迟在明代“筇”字开始用来称呼祖父,直系亲属之间用字称呼清晰确定。

【名片】“名片”是交际时所用的向人介绍自己的长方形硬纸片,上面印着自己的姓名、职业、电话号码等内容。’名片的历史久远,古已有之。早在汉代,人们就削竹为简,将自己的姓名写于竹简上,这种写有姓名的竹简,当时叫“刺”。东汉蔡伦造纸后,才由竹“刺”改为纸写,称为“名纸”。据《留青杂札》载:“古者削竹以书姓名,故日刺。后以纸书,谓之名纸。”据《山堂肆考》中有这样的记述:“名纸谓写名于纸上也,今呼名帖。”“名纸”、“名帖”与“名片”已十分接近。名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很流行,上至官员、大型企业法人代表,下至收废品的,都有名片在身,随时准备赠人。

【名堂】人们对搞花样、名目或故弄玄虚的人,喜欢说他们搞名堂。那么,“名堂”一词是怎么来的呢?“名堂”由“明堂”演化而来。原来,上古帝王举行盛典的场所称“明堂”。汉武帝、武则天都提出要造选明堂。据说,武则天建成了明堂,被她的一个男宠一把火烧了。河北农村也有“立明堂”的习俗,不过用途与皇帝所建的明堂截然不同。遇到亲人客死异乡,尸骨无存,其亲属就在坟地内建一假坟,内埋死者牌位,叫“立明堂”。不论是建造假坟头,还是掩埋死者牌位,都有一套迷信程序,都会有神秘色彩,故俗语常说:“搞什么鬼名堂!”即由此而来。“明”、“名”同音,如今便演化为“名堂”了。

> 俗话_俗语大全

智能推荐

相关经典句子

推荐经典句子

重点栏目推荐

| 好句子大全经典句子
爱组词网 爱组词大全

© 2017 爱组词网 azuci.com 组词词典,在线组词,多音字组词,好词好句子摘抄,词语大全!!

顶 ↑ 底 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