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李毓秀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
父母呼,应勿缓《弟子规》李毓秀。
【入则孝】
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;父母教,须敬听;父母责,须顺承;冬则温,夏则清;晨则省,昏则定;出必告,反必面,居有常,业无变;事虽小,勿擅为;苟擅为,子道亏;物虽小,勿私藏;苟私藏,亲心伤。
【译文】
父母呼唤,应及时回答,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,父母有事交代,要立刻动身去做,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。
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,是为了我们好,应该恭敬地聆听。做错了事,父母责备教诫时,应虚心接受,不可强词夺理,使父母亲生气。
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,为了让父亲安心睡联,夏天睡前要帮父亲把床铺扇凉,冬天寒冷时要为父亲温暖被席。早晨起床后,应该先探望父母,请安问好。下午回家后,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,使老人家放心。
外出离家时,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,回家后禀报父母回来了,让父母安心。平时起居作息,要保持正常有规律,做事有常规,不要任意改变,以免父母忧虑。
纵然是小事,也不要任性,擅自做主,而不向父母禀告。如果任性而为,容易出错,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,因此让父母担心,是不孝的行为。公物虽小,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已有。如果私藏,品德就有缺失,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。
【小传】
李毓秀(1647-1729年),字子潜,号采三。』ll两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,清初著名学者、教育家。在年轻的时候,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,游学近二十年。科举不中后,就放弃了仕进之途,终身为秀才,致力丁治学。精研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创办敦复斋讲学。
来听课的人很多,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,十分佩服他的才学,被人尊称为李夫子。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,爱组词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,写成了《训蒙文》,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,改名《弟子规》。
他的著作还有《四书正伪》、《四书字类释义》、《学庸发明》、《读大学偶记》、《宋孺夫文约》、《水仙百咏》等,分别藏于山两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。
《弟子规》共七个部分内容:孝、悌、谨、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。任何人读《弟子规》皆有意义。孝,如何孝敬父母、尊重长辈;悌,如何友爱兄弟、礼貌待人;谨,做事谨慎,像诸葛亮一样;信,诚实,可信;泛众爱,如何爱一切人:亲仁,亲切万物,仁布天下;余力学文,学贵力行,活到老,学到老。《弟子规》最重要的作用是不仅是教孩子的,而且引导父母践行。父母做到每条,孩子看在眼里,学在心中,少成若天性,习惯成造作,孩子方有根。老话说“三岁看八十,七岁看毕生”,此话不假。
《弟子规》浅显易懂,押韵顺口,文风朴实,说理透彻,在我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。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,几乎与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有同等影响。
智能推荐
- 上一篇:关于林语堂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
- 下一篇:关于梁启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