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变月出生的由来
福是过去的修,苦是现在的惑。
修禅:教人做明白人,做觉悟人;教人做最尊贵,最有智慧的人;教人做最快乐的人,最幸福的人! 一切随缘心方安,处处是禅体安然;明心之时即顺达,安心之时即幸福。
透过每缕禅语都能见到太阳,通过每段祥事都能抵达心灵;禅是面镜子可以照亮人的心境,禅是盏明灯可以指引人的心路。
神变月简介:
藏历正月初一,波斯匿王供养佛。佛 进食毕,波斯匿王奉上杨枝(作牙签用)。佛用后,掷之于 地,一株大树从地拔起,高五百由旬,枝叶云布,结出车轮般 的花朵及瓶状果实,根茎叶为七宝所成,果实美味遍及十方, 枝叶发出和雅之音,大众心生喜悦。佛陀应机说法,众生心智 开解,得果生天者,为数众多。
初二,优填王担任施主。佛陀于身之两旁化出两座 高巍宝山,美妙庄严,众宝杂合,光辉耀眼,山中花果繁茂, 发出微妙香味。一个山顶有成熟的粳米,美味可口,想吃的人 就去吃,众皆获得饱满;另一山顶长出肥美的芳草,牛羊吃了 心满意足。佛陀为众生开演甚深微妙法,得果生天者无数。
初三,越祗国国王屯真陀罗供养佛。请佛漱口,佛 将水吐在地上,水立即化成宝池,周围二百里用七宝庄严,光 明灿烂。池中有八功德水,水底满是七宝之沙,八种莲花大如 车轮,五颜六色,香气芬芳浓郁,遍布四方。众人看到如此奇 妙的宝池,欢喜赞叹佛陀功德无量!佛陀于是方便说法,为众 生增添无上福德。
初四,因陀婆弥王作殊胜施主。佛陀于当日示现神 变,在宝池四方,每方出现八条渠道,水从外绕流,注入池 中。水流发出清妙的声音,发出五根、五力、三十七菩提分、 八圣道分、三清净解脱、六种神通、六般若波罗密多,大慈大 悲等各种法音。一切人等闻此法音,都能知晓并领会于心,由 此发心求取佛果。
初五,梵达摩王供养佛陀。佛陀于当日示现神变, 佛口中放出金色光茫,遍照三千大干世界,光明所触一切众 生,三毒和五盖自然远离,身心极为安乐。诸比丘亦证得第三 禅乐,众人都叹服,对佛之功德生起信解。世尊为众生说法, 一切有情皆发无上心,得果生天者无数。
初六,毗舍离城诸人作施主。佛于是日示现神变, 普令大会一切众生心心相知,各各通晓应作善业,众人皆大 欢喜。
初七,由释迦种姓诸人供养佛。佛于当日加持一切 人等,人人都化现为转轮圣王,并变化出七宝和王子千人。各 国君上及臣子见到这样的荣华富贵,都生起惊叹和无量欢喜!
初八,由帝释天供佛,陈设狮子座,请佛升座。佛 陀以手按住狮子座,发出吼音,顿时出现五大神鬼,将外道六 师的座位托起击碎,金刚杵发出猛烈火焰,向六师头上掷去, 六师惊怖逃遁。六师的徒众请求剃度出家。佛说: “善来比 丘,须发自落,法衣在身,皆成沙门。”之后,佛为说法,由 此彼等断诸烦恼而成阿罗汉。
初九,梵王供佛。佛现化身,高至梵天,佛光普照 天上天下一切世界,示现功德充满天地,并宣说甚深妙法。
第十日,四大天王供佛。佛于当日示现神变,令与 会大众见佛色身,由佛身放光照遍三有之顶。
初十一,须达供养佛。佛陀在高坐上自隐其身,寂 灭不现,但放光明,以柔软音声,流畅地演说佛法义理。
初十二,质多居士供养佛。佛入慈悲三昧,放出金 色光芒,遍照大干世界…一
初十三,屯真陀罗王供佛。佛飞升高座,脐中放 光,分作两股,距身体有七仞长,顶端有莲花,花上有化佛, 如同原佛无异。众生又惊又喜。佛应机说法,令其发起大心, 住于不退转地以及得果生天的为数甚多。
初十四,优填王供佛。优填王以花撒在佛身之上, 佛随即把爱组词花变做一千二百五十辆七宝高车,高达梵天界,每辆高 车充满宝珠璎珞,金光四射,每车之中都有佛身,大放光明,照 遍三千大干世界。众人满怀欢喜。佛于是宣说妙法,如同因病施 药,得果生天者数量依然甚多。
初十五。洴沙王请佛。佛只令他准备餐具,吃饭 时,所有器皿自然装满珍馐美味,令人们吃饱喝足并身心安 乐。此时世尊令十八种地狱全部显现,受苦的人各自陈述所造 恶业。佛随即说法,众人得果生天者不可计数。地狱众生也远 远地进行皈依,最终都得以转生人间天界。若要详细了解,请 看《贤愚经·降六师品》。
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:心到底是什么?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我要做什么?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? 过去不可把握,未来不可猜测,“心”像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。如果始终弄不明白这些问题,当你走到生命末端的时候,难免会感到懊恼。而要使自己的心稳住,就应当自觉自察,悟透自己。一个人若没有德行,又不认识这颗心,他的心就会走样变形,就像一面干净的镜子染上尘埃,又像太阳被乌云遮蔽,无法看到事物真实的面貌。
现在的社会愈来愈发达,物质生活也渐渐奢侈浮华,但是,很多人却感到生活空虚、精神焦虑、苦痛倍增。这是为什么呢?是精神生活的缺失抑或是受锢于现实生活的无奈?于是很多人试图通过修行和学禅来明白这些问题。
黄龙下三代的草堂善清禅师在黄龙祖心禅师门下参学时,问黄龙:“出家是出离红尘烦恼欲望,如何真正戒除贪、嗔、痴的染污,让自己有清净的心灵?”黄龙祖心禅师把手中的拂尘一挥:“你见过猫捉老鼠吗?猫儿眼不眨,身蓄势,四爪一蹬,毫毛倒竖,奋力挺身扑起,一攫便中。你要是像猫一样专注,心无杂骛,六根自然清净,再好好于二十四时中念念精进修行,让自己心念纯一,那就能戒除红尘染污了。”枫林里的红叶飘了又枯,溪流里的绿苔雪冻了又化,一年后.草堂善清禅师终于心念纯净,不再有杂污的妄念了,就写下一首得道偈:“随随随,昔昔昔,随随随后无人识;夜来明月上高峰,原来只是这个贼。”跟随从前的妄心与杂念走,离修行越来越远,就永远迷失自己了。一回头,才发现,修行贼原来是自己的痴迷心灵。
人的心每个刹那间都在发生变化。我们现在不可能拥有未来的心,我们现在这一刹那的心同样是过去的,我们不可能拥有。那么我们真正的心是什么呢?在每天的生活中,我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,而不是事物真实的一面。蜡烛的一明一灭,可以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:光明和黑暗都不是恒定的,都是在变化的。我们的心本来具有无限潜能,蕴藏无限宝藏,但是由于无明造作,追逐五欲六尘,使明镜般的清净自性不能显现应有的光明,所以明心见性就是开发自己的潜能。
一看就懂的人生感悟,一点就通的佛学智慧。是什么让我们的心灵紧闭?谁能开启尘封的阐门?透过感悟到佛学智慧;都能衍生出不简单的人生。
宁静.拓展了生命的广度,加深了生命的内涵。我们只有在宁静心灵的滋养下才可以找回自我,提升自我。宁静中,我们问一问自己:最近一段日子可曾过得充实?有没有迷失自己?掌声和鲜花满足了我们的虚荣.激情和冲动丰沛了我们的感情.但是我们忽略了,盛筵过后,空虚落寞的感觉袭来,依然需要宁静给予我们从容广阔的世界。只有在内心里做到像隐士一样宁静.才能拯救我们那颗越来越浮躁的心。我们依然可以不麻木.不随波逐流。
突然而至的不一定是好运,还可能是迷惑为人处世.必须要懂得谦虚谨慎.对人对事的态度不要骄狂.不要乱摆架子.否则就会使自己处在四面楚歌之中.被世人讥笑和瞧不起。只有不居功自夸、不肆意张扬、平易近人的人才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.受到别人的欢迎和拥戴。
一个人的成就,不是以金钱衡量,而是看一生中.你善待过多少人,有多少人怀念你。生意人的账簿,记录收入与支出,两数相减,便是盈利:人生的账簿,记录爱与被爱,两数相加.就是成就。
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的最大障碍.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。只要心中的灯火不曾熄灭.即使道路再崎岖难行,那片光明也会引路,令你如愿而归l如果找到了心灵的方向,你可要牢牢守住.怎样都不要放弃。
人生有苦乐的两面.太苦了,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:太乐了,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。热烘烘的快乐,会乐极生悲:冷冰冰的痛苦,会苦得无味。世间最珍贵的不是“得不到”和“已失去”,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.只要放下那颗执著于物质的心,不被得失牵动你的喜怒,你就已经得到了更大的自由。
慈悲喜舍比宝石还要珍贵,是智慧的品格、品格的智慧。慈悲喜舍.正是人际关系本质上的调整与和谐。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下.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,达到和谐的人与自然的统一,人类才能得到快乐,得到自在.得到福德。般若是智慧,般若也是福德。
人总是忙于在外部世界里去追寻,要么在人间,要么在天上寻找一个暂时的或长远的依靠,而不知去开发内在的生命资源,不知去建立自己的真正主体性,因而只是潜在的自由人,而不是现实的自由人。人们永远只能被外境所决定,而不能决定外境.只能转于物而不能转物,人们一直在追求真理.却不知真理就在自己的内心.在自己的生命深处。
每件事都有它的两面性.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希望.悲观的人看到的是绝望。而事情向着哪个方向进展.也取决于你对它的心态和做法。人在迷惑不知所措的时候,常会把难以解决的事情和梦联系到一起。梦到什么并不重要.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。记住:心念改变命运。
人们今天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昨日奋斗的结果。天道酬勤,付出就有收获。“努力,不一定成功;放弃,一定失败!”生活不是无忧无虑的童话,而是一场残酷的较量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客观条件的局限往往会像险峰峻岭一样,横亘在人生路上。然而,山再高,路再险.只要肯挑战,肯攀登,定能“一览众山小”,让生命更丰富、更灿烂。
佛带给人心的宁静:佛让我们的心安祥、虔诚。用心感受有它相伴的暖意,有求皆苦,无求自净,不求是贵,少病是寿,够用是富,无欲是福,感激是喜。
每一个有修养的人都能推开安心解脱的大门,人生在世就是要有一个心灵的静地,拿得起放得下。阅读禅语,我们已走在自我开示、自我成长的道路上,无论你走在光明大道上,还是在崎岖的小路上,毫无疑问,我们都在探索人生的真理,在实现自我认知,自我完善。其实万法归一,喜不喜欢,读懂读不懂都不重要,只要心向光明,我们总会找到自我实现的支点。清静自心,以行圆满。
> 神变月出生的由来
智能推荐
- 上一篇:心灵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
- 下一篇:心灵禅语经典语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