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弃疾 · 破阵子 ·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,赏析,原文及翻译
注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①
醉里挑灯看剑②,梦回吹角连营③。
八百里分麾下炙④,五十弦翻塞外声⑤。沙场秋点兵⑥。
马作的卢飞快⑦,弓如霹雳弦惊⑧。
了却君王天下事⑨,赢得生前身后名⑩。可怜①①白发生!
——南宋·辛弃疾
解读翻译①破阵子:词牌名。陈同甫:陈亮,字同甫,与辛弃疾同一历史时期的思想家、文学家,力主抗金,遭当权者嫉恨,屡次被捕入狱。赋:写作。壮词:壮烈的词章。寄:寄托。
②挑灯看剑:把灯挑亮,抽出宝剑细看。这里表示渴望杀敌立功的意思。
③梦回:梦中回到。吹角连营: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。
④八百里:指军队驻扎的范围。麾下:部下。炙:烤熟的肉。全句的意思是所有的官兵都分到了犒劳的肉。
⑤五十弦:指多种合奏的乐器。翻:演奏。塞外声:这里指雄壮悲凉的军歌。
⑥沙场:战场。点兵:检阅军队。
⑦作:如,像。的卢: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。
⑧霹雳大的雷声。惊:震动。
爱组词⑨了却:完成。天下事:指收复中原这件大事
⑩贏得:得到。名:声名,名誉。这里指为恢复中原而建立的功名。
①①可怜:可惜。
赏析在醉中把灯挑亮,抽出宝剑在灯下细细观看,梦中回到军营,听到营中的号角声。
所有的将士们都在分吃犒劳的熟牛肉,各种乐器合奏出边关雄壮的战歌。秋高气爽,沙场上正在检阅军队,准备出征。
骑着像的卢一样的快马,利箭射出,弓弦惊响似雷鸣。
想为君王完成收复中原的统一大业,为自己嬴得生前和死后的好名声。只可惜壮志还未实现,白发却已丛生!
作业题这是一首辛弃疾寄给主张抗金的陈亮的一首“壮词”。词人抒发了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,同时也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感叹。词的上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杀敌报国的渴望。在醉梦中,挑亮灯火对着宝剑感慨万千,耳畔又似乎回荡起军营中的号角声,将士们在分吃牛肉,各种战地乐器奏出雄壮的战歌,军队准备出征。一系列的画面营造了火热的战斗激情。下片紧接着上片,表现了抗金战士的英雄气概。词人选取了两个特写镜头:骏马飞快奔驰,利箭射出如雷鸣般惊响,惊心动魄,写出了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场景。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“了却君王天下事,贏得身前身后名”的英雄理想,这个英雄是词人的化身,也是词人对友人的期望。但是“可怜白发生”,理想的高峰抵不过现实的残酷,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感慨,令人感叹。全词洋溢着豪迈雄壮的战斗激情,最后一句将全文的情绪转折,更显示出词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。
扩展阅读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请把你的想法发表在下方的评论处。
辛弃疾与陈亮的深厚情谊
因为政治上的不顺,辛弃疾在42岁时到江西上饶闲居。他在铅山县东北建造了一所别墅,把附近的一条清泉取名为“瓢泉”。陈亮即陈同甫,是辛弃疾的知交,也是一位爱国词人。淳熙十五年冬天,陈亮从他的故乡浙江永康来江西拜访辛弃疾,这时辛弃疾在病中,见到陈亮,十分高兴。他们一起在瓢泉共饮,或去鹅湖寺游览。他们一边喝酒,一边纵谈国家大事,时而欢笑,时而忧愤。陈亮在铅山住了十天才告别回去。辛弃疾一程又一程地送他。第二天早晨,辛弃疾又赶马追去,想挽留陈亮多住几天。当他追到一个叫鹭鹆林的地方,因深雪泥滑,不能前去,才停了下来。那天,他夜半投宿于泉湖四望楼,听到邻人吹笛声,凄然感伤,就写了一首《贺新郎·把酒长亭说》词。词中写自己与陈亮欢饮纵谈的喜悦、自己对陈亮的敬爱,以及对当权者偷安误国的痛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