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语励志经典语录_佛语禅心
1、 人们都希望过安定舒适的生活,担心受到天灾人祸或恐怖事件的伤害。然而,对于其他生命而言,人类是最可怕、自私、残忍的恐怖分子。人类为了口腹之欲而伤害无辜的生命,活生生地剥动物的皮,吃它们的肉,残忍地大量食用各种各样的活海鲜。如果这世界上没有人类,其他的生命自然更加幸福、自由与充满与平。069。
2、 作妇之法,当有五等。何谓为五?一如母妇,二如臣妇,三如妹妇,四者婢妇,五者妇妇。何谓母妇?爱夫如子故,名母妇。何谓臣妇?事夫如君故,名臣妇。何谓妹妇?事夫如兄故,名妹妇。何谓婢妇?事夫如妾故,名婢妇。何谓妇妇?背亲向疏,永离所生。恩爱亲昵,同心异形。尊奉敬慎,无侨慢情。善事内外,家殷丰盈。待接宾客,称扬善名。最为夫妇之道。《佛说玉耶女经》
3、 不要总是指望别人守诺,关键要督促自己守诺。自己做不到 的事情,怎么能指望别人就一定做得到呢?倘若自己真的能够做到, 相信别人也一定能够做到。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想,这样督促自己守 诺,守诺就不在是一个问题。
4、 禅,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,消弥了自我与外物的区分,因而在当下间便可妙用无穷:如明灯,驱散内心的蒙昧;像甘霖,滋润干涸的心田;似妙音,抚慰躁动的思绪;是醍醐,开启无穷的智慧。它平常、平淡、平和,而又自然、泰然、超然。它不离方寸之间,却又可横超三界;可以摧伏魔军,却又如坐看蓝天白云一般自在和逍遥。
5、 比丘们,去吧!为了芸芸众生的幸福和善益,为了人天的幸福和善益,出于对世界众生的悲悯之故,去弘法吧!南传《律部·大品》
6、 大凡男子家立心作事,先要究明源本。源若不清,流必昏;本若不固,枝必枯。——《紫柏尊者全集》
7、 位置很重要,树叶虽小,放在眼前,能遮泰山。位置决定大小:树叶位近,小也成大;泰山位远,大也变小,以至于不见。
8、 佛问诸沙门:人命在几间?对日:在数日间。佛言:子未能为道。复问一沙门:人命在几间?对日:在饭食间。佛言:子未能为道。复问一沙门?人命在几间?对日:呼吸之间。佛言:善哉!子可谓为道者矣。《四十二章经》
9、 无私的母爱尚且不能避免相争,“父子、兄弟、姊妹、亲族”之间的彼此相争,自然也难以避免。各种利益关系相连,各种矛盾搅和在一起,乱得像一团麻,往往争不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,请包公断案都难以理清头绪。不过,今天的家庭跟传统的家庭不同,亲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像过去那么紧密,相争的因素少了,矛盾也少多了。
佛语禅心,心灵禅语【一】
10、 生活的禅法,在于让人生能够拥有积极乐观的力量,去面对这世事无常变幻莫测,去迎接,去改变,突破自我封闭的孤独,愿意欣赏,谦卑柔与,活得是一份生命的绽放,活得不是一场平生心伤。
11、 伐树不伐根,虽伐犹复生,伐爱不尽本,数数复生苦。犹如自造箭,还自伤其身,肉箭亦如是,爱箭伤众生。《出曜经》卷上
12、 时间,有时候是一种宽恕。无法释怀的,放逐时间,就是一段经历;不能割舍的,赋予时间,就是一个记忆。一声叹息,难以解释的,融入时间,就是一种结局,一抹微笑。
13、 我们总是容易把所有心思,放在我们期待“得到”的地方,脑海中无时无刻盘算着,我们做这些事,可以得到什么利益?可以享受什么成果?却很少把心思,投入可以“喜舍”的部分,想想我们这么做,别人会不会方便一点?能不能轻松一些?但是,假使我们都不愿意给别人什么,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必须给我们呢?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,不肯伸出援手,那么在我们需要的时候,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要伸出援手呢?
14、 我们应该以真诚和包容心,来善待他人;以善巧和智慧心,来处理事情;以慷慨和无私心,来善用财物。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,无论遇到什么人、什么事和什么物,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。
15、 【禅语智慧】1,从佛法角度看,逆境是增上的助缘,是成长的助力;所以在遭遇到逆境时应以欢喜心来积极面对处理,对给我们阻碍、打击的人,应心存感激与感恩。2,贪心是最猛烈的火,憎恨是最坏的执著,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。3,戒气是修养的功夫,戒贪是人格的表现。微笑是人生百病的良药。
16、 【济世禅音】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,就有多少福;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怨,就有多少苦。对于跟我们有怨的人,要去宽恕;对于跟我们有恩的人,要去报恩。
17、 慈悲是对众生而言的,慈悲无法对自己,只有对众生慈悲才是真正的慈悲。
18、 有一种存在无声无息,就在清宁的世界氤氲的花开。风羁草色随心倾,如梦浮生禅心静。
19、 每个人的本性都没有差别,所谓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人一生下来本都具有纯真的心念,只不过被后天的欲念玷污,才变得争权夺利、事事计较,或因一时糊涂一步走错,步步皆错。然而在这茫茫尘世中,又有几个人的心能够不被欲念玷污呢?但若能如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,就可以保持自身高洁,芳香如故。
20、 心、佛、众生其实没有差别,佛也没有比我们多一只手多一只脚。所判别的只是佛心清澈无碍,真如让你看不清真实面貌。——证严法师
21、 【最有禅意的句子】生命犹如一株花,我们时刻精心地对它照料:翻土、施肥、浇水、阳光、给氧……无论怎样,最终它仍然将会鲜花调落,茎叶干枯。人的一生更是如此,身体衰老、精神糊涂,最终面临死亡、离开人世。谁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大关,也改变不了无常的事实。
22、 【忍】 万事成于“忍”。
23、 纵使超佛越祖,犹落阶梯;直饶说妙谈玄,终挂唇齿。须是功勋不犯,影亦不留。枯木寒岩,更无津润;幻人木马,情识皆空,方能垂手入廛,转身异类。——《光孝思彻禅师》
24、 【天天禅语】感恩是智慧,付出是慈悲。
25、 【佛心禅语】 人人都会犯错误,“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”。宽恕别人的错误,给别人 一次机会,有时能免得事态恶性发展,甚至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灵魂。
26、 忏悔跟自责不同,自责的对象其实还是责人,例如,“我瞎了眼,为什么要相信他”,“我傻呀,真不该去那个鬼地方”,看似在责怪自己,实质还是在否定那个不好的人和不好的地方。忏悔是完全归过于己,不跟别人发生关系。乡下的老人家一般很会这招,例如,“唉!都怪我前世作了孽,该招这报应”,“我天生命苦,没有办法”,“前世有冤孽,该还的,破财免灾吧”,这些话说得可怜兮兮的,好像听天由命的样子,实际上,喜欢这样说的人,往往比一般人乐观,不容易为不良情绪所左右。人的心理很奇怪,归过于人时,就有被打败的感觉,很想赢回来,把面子找回来;归过于己时,失败感就没那么强烈,容易化解。好比失恋,自己先提出分手,或对方先提出分手,实质上是一样的,但心里的感觉却截然不同。忏悔的一大好处是迎合自己的好胜心理,以便尽快摆脱不良情绪。
27、 【最有禅意的句子】为善者,让人感恩;为恶者,令人烦恼。
28、 不自在相为无我相。南传(锡兰)觉音《清净道论·论行道智见清净品》一切法皆属因缘,属因缘故不自在,不自在故无我,我相不可得故。(古印度)龙树《大智度论》卷二十二
29、 《维摩经》卷下,菩萨行品若善男子善女人,发起无上大菩提心,住无所得,劝诸众生同发此心,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,使向无上正等菩提,是名真实波罗蜜多。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卷二,报恩品
30、 人生来都是平等的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,没有必要和别人比较。俗话说,人比人,气死人。总是和别人比来比去,就会丢失自己。即使自己某一方面比别人差,也要学会从别的方面找到平衡——也许在另一方面,我比别人要优秀。
31、 在家菩萨住于慈愍不恼害心,应修二施,何者为二:一者法施,二者财施。出家菩萨应修四施,何等为四?一者笔施,二者墨施,三者经本施,四者说法施。无生忍菩萨应住三施,何等为三?所谓王位布施、妻子布施、头目支分悉皆布施。如是施者名为大施,名妙极施。《大宝积经》卷九十,优波离会
32、 【天天禅语】每个众生都具佛性,然而众生的佛性被无明烦恼遮住,就像太阳被乌云遮住一般。只有通过实修实证才能够将自己的本能发挥出来,将如同太阳一般的佛性展现出来。成佛并不是说我们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,也不是得到一些没有得到过的东西,而是我们心中原有的潜能全然的显露,也是我们的心彻底清净。121。
33、 唯有用真心时时去灌溉我们的爱,才会种出生命蓬勃的爱果来。
34、 譬如三芦立于空地,展转相依,而得竖立。若去其一,二亦不立,若去其二,一亦不立,展转相依,而得竖立。识缘名色,亦复如是,展转相依,而得生长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十二,第269经
35、 事不能脱离它的“理”,以“理”为中心,诸“事”皆环绕在周围。要以理来转事,不是拿事来转理。
36、 如佛经所说,做好人的标准是存好心、说好话、做好事,但要达到这个标准,相当不易。几乎人人都想做个好人,即使是那些恶人,一开始打算做个好人来着,不知怎么七歪八扭,走到邪道上去了,好人做不成了,只好破罐子破摔,做个坏人算了;而更多的人,虽然没有变成恶人,口碑、形象却不怎么样,自我感觉心眼还不错,凡事都想往好里做,实在不行,小坏一下有可能,太坏的事不会做,自我评价还可以,不知为什么,却成了别人心目中的小人、痞子、自私自利者。为什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存在差异呢?问题还在于没有管好自己的嘴、没有管好自己的身、没有管好自己的心。管不好的原因,未必是不想管好,而是在管的过程中,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,从而造成有意或无意的失误:
37、 【天天禅语】不想“做不到”的事,不烦恼“不能做”的事。
38、 当你总是慨叹孤身一人时,你是否想过,这世上有另外的一半正在某处等着你?
39、 【天天禅语】以“慈悲”为原点,用“喜舍”为推动力向前进步。
40、 你要学会要求自己,不要把眼睛老盯着别人,在利益面前、名誉面 前,在一切好事坏事、吃苦享乐面前,总要先检点自己、要求自己,吃亏 上当的事我自己去做,有好事让给别人,这就是修行,这就是慢慢地在淡 化我执,慢慢地在处理我。久而久之,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。
41、 当我们处于顺境的时候,不应该得意忘形、心存侥幸,而应该怀有感恩之心;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,不应该灰心丧气、怨天尤人,而应该怀有忏悔之心。067。
42、 有些事,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,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复 杂。之所以出现想象偏差,是因为我们对它不了解。譬如你没有拔过 牙,对拔牙这件事就十分恐惧,恐惧的原因是你以为拔牙的过程很复 杂,会造成难以忍受的痛苦,实际上,拔掉一颗坏牙,就几秒钟的 事,再简单不过。
43、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受到伤害,随着时间的消逝,有些事情早已忘却,可是心灵上的伤害,时刻会涌上心头。虽时间是良剂,能冲淡一切的一切,但也无法消去伤疤。伤疤也许是你的美好的见证,多少年以后成为你的一段美好的回忆,也许是你的一笔不小的财富。经历了痛苦人生才会有深度,越过了痛苦,我们就一步步走向快乐,走向人生的成熟。
44、 在尽责中求满足,在义务中求心安,在奉献中求幸福,在无我中求进取,在生活中透禅机,在保任中证解脱。
45、 如何解决冷暴力?其实很简单,只要明白,人无完人,你自己都无法做到完全没有缺点,为何还要勉强你爱的人也完美无缺?
46、 生活的目的远远超越了物质,人在内心深处都追求着精神的自由,没有精神做支撑,人就只是麻木地在人世间行走的躯壳而已。所以在这个世间生活的人,都是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或者内心信仰,金钱远远支撑不了世人的生活。
47、 一切事情,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长www.aizuci.com,当下是基础,今天是基础。
48、 若为利故施,此利必当得,若为乐故施,后必得快乐。《四分律》卷九
49、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……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华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……是故菩提属于众生,若无众生,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。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》
50、 人世沧桑,一辈子难免要遇到一些坎坷的事,也难免要遇到一些与自己 不友好的人,乃至于要和损害过自己的人共事相处。对待这类人和事,人们 大多有两种态度,一是仇恨在心,满腹怨恨,伺机报复。我们应把所际遇到 的一切坎坷、一切不利于自己的人和事,都宽容对待,宽容能使世界平和, 宽容能使人类安详。
51、 施之君子,则丧吾德。施之小人,则杀吾身。(案此指言人之非者)
52、 我们经常会凭借一个人的外貌特征、穿着打扮、举止动作来主观臆断 一个人的身份地位。其实,这是一种很冒失的做事态度。俗话说,“三十 年河东三十年河西”,今天你看不上眼的一个人,说不定将来会变成你的 贵人。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但决定往后的人生,同时也塑造丁下一个“生命 之旅”的种子。这也是告诉我们切勿以貌取人,因为处处皆有佛性,人人 均能成佛。
53、 若人求佛,是人失佛;若人求道,是人失道;若人求祖,是人失祖。——《宗教箴言录》
54、 一中解无量,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,当成无所畏。《华严经》卷十三,光明觉品
55、 佛说:生的时候带不来一文钱,死的时候带不走一文钱,辛辛苦苦地积聚财富,并为之忧愁烦恼,对自己没有益处,只是为他人所有,外无善行可以依恃,内无心得可以依凭,致使命终之时,堕落到三恶道中。
56、 虽然“悟”不容易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,但“悟”是绝对可以体验的一种境界。一个人真正“悟”了,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奥秘,生命是无限伟大、无限喜悦的。悟可以领略出时间的永恒,一刹那、一转瞬都可以通达永恒的瀚海;悟可以体会空间的无边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,须弥藏芥子,芥子纳须弥!悟可以体会人我一如的世界,就是说原来你和我是没有差异的,你、我和众生是一体如一的。
57、 快乐的时光过去了,不要流连:痛苦的岁月过去了,也不应日日深陷其中。
58、 【佛心佛语】1、业障深重的人,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,真正修行的人,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。2、每一种创伤,都是一种成熟。3、当你知道迷惑时,并不可怜,当你不知道迷惑时,才是最可怜的。4、毁灭人只要一句话,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,请你多口下留情。
59、 人之谤我也,与其能辩,不如能容。人之侮我也,与其能防,不如能化。
60、 强不知以为知,此乃大愚。本无事而生事,是谓薄福。
61、 佛界有言:“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待何时度此身。”在追求成功的道路 上,我们要能够忍耐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,之后才能“历劫成圣”。
62、 我们不必疑惑,不必分别,不必拣择,不必把禅定的体与用分开,定是体,禅是用,体用一如,禅定一致,这就是外禅内定。
佛语禅心,心灵禅语【二】
63、 俗话说:“人生不如意,十常八九。”听起来,似乎人生总是苦多乐少, 因为只要是人,一定都会以追求幸福快乐为其目标,不论是何种内在心念与 外在行为,人世间的一切作为无非都是为了最终的幸福快乐。但是,如果不 如意者竟占十分之八到九属实,那么幸福快乐即便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在追 求的,若要真正得到,也可说是相当困难的了。64、 对大家都赞成或反对的事,不要受其影响。一般来说,没有自己的主见,“随大流”的结果,都不太好。
65、 生活中,最亲的人总是用你最讨厌的方式来保护你,最恨你的人总是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迎合你。大凡最后成为敌人,生死不相往来的,往往都是开始喜欢得不得了的那个人。生活中,真正相濡以沫,记忆犹新的那个人,最初的缘起,其实都是平淡不屑,让你模糊不清的琐碎,甚至都是一些让你讨厌的画面。
66、 一切随缘。是一种胸怀。随缘之人,总能笑看风云变幻,在艰难坎坷中笑对人生。一切随缘,才能拥有一份平静淡然的心境。
67、 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丁夫,常一检点,道业无有不办:或喜或怒,或静或闹,皆是检点时节。(大慧禅师)
68、 阿弥陀佛是真理,是道路,是生命。握有名号的人,便握有真理,念佛人岂可小看?
69、 所谓沙门,非必除发,妄语贪取,有欲如凡。谓能止恶,恢廓弘道,息心灭意,是为沙门。所谓比丘,非时乞食,邪行望彼,称名而已。谓舍罪福,净修梵行,慧能破恶,是为比丘。《法句经》卷下,奉持品
70、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,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, 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,你在这时及时向人伸出援助之手,那么 你的帮助无疑成了最有价值的东西,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原本无助 的人记忆一生。
71、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佛门中也有类似的训诫,《缁门警训》中佛眼禅师著名的“三自省察”日:“是身寿命如驹过隙,何暇闲情妄为杂事;既隆释种须绍门风,谛审先宗是何标格。道业未办去圣时遥,善友师教诚不可舍;自生勉励念报佛恩,唯己自知大心莫退。报缘虚幻不可强为,浮世几何随家丰俭:苦乐逆顺道在其中,动静寒温自愧自悔。”第一项自省是说,我们的生命宝贵而短暂,如白驹过隙,转瞬即逝。在这有限的时间里,要把握生命,做有意义的事情,不要为无聊的事情耗费生命。既然入了佛门,就要弘扬佛法。第二项自省是说,佛法修行艰难,想要解脱进入极乐世界,就要重视良师益友的教诲,勤加学佛,不可懈怠。第三项自省是说,无论是我们自身还是境遇,都是虚幻不实的,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。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,是苦还是乐,都应该随遇而安,因为这些都是因果循环。要心地清净,做到无动无静,无寒无暑,否则就会生惭愧之心,不得不自我检讨。
72、 若性德本具,如木中火,不成事用,须假修德,如遇因缘,方能显现;是以因修显性,以性成修,若本无性,修亦不成,修性无二,和合方备。又内有本觉,常熏圣种,外仗善缘,助开觉智,有内阙外,菩提不圆。(五代)延寿《万善同归集》卷五
73、 【天天禅语】斋是素食,戒是规矩;珍惜自我生命,更要尊重万物生灵。
74、 寺院不是特别远,但距上次去已时隔四年,忘了去时路,于子午大道一路口借问行人,方知就在前方五里处。载饥载渴至寺门,坐于小吃摊前,左一碗擀面皮,右一碗浆水鱼鱼,感叹还是农家东东实诚。传说天竺有众香之国,佛名香积,迈左脚经右门步入净土祖庭,闻香聆禅,木鱼声声,引心入幽静。早安,小屁孩。
75、 有一句话说得好:凡事决定去做,就值得你做好。对工作有虔敬心还不够,对任何事只要你去做了,就要有认真的态度。因为你做事的态度,反映了你做人的风貌,无论如何,都值得把人做好。
76、 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往往比较贪婪,总想索取,却从不布施,从不回 报,因此这些人很难赚到大钱,即使暂时能够赚到钱,最后也守不住,最 终也会败个精光。只有当人充分理解了“舍”字的含义,明白了舍弃的道 理,他才能真正懂得布施的意义。在佛法中,舍弃与布施是一体两面,就 像硬币的两面,没有舍弃,就没有真正的布施。
77、 怨起于心,结于心,所以当了于心。以一颗淡定的心去面对一切惹人烦恼的事,以一种低姿态与那些惹你烦恼的人擦身而过,抬手相让只为求一份简单,不要沉迷于那些繁杂的小事而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,不要迷失了一路走来的方向。
78、 有一颗智慧的心,修佛修到随物而化,面对一切都风物恬然、无心而无我,就能够时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,就不会再有烦恼和忧愁,就会像云门禅师一样,日日是好日,正所谓: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。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”
79、 执著是自缚的蚕茧 该执著时执著,该放弃时放弃,一切随缘,将来你才不会后悔!
80、 【天天禅语】用心,才能明心见性。
81、 如果孩子微笑,如果大人微笑,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;如果每天我们都能够面带笑容,能够平和与快乐地生活,不仅仅我们自己,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将从中受益;如果我们懂得生活,还有什么方式能比笑着开始一天的生活更好呢?
82、 幸福是什么?幸福就是一种感受。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己的 幸福,前提是,一个人的幸福不能影响另一个人的幸福,更不能凌驾 于大家的幸福之上。
83、 平等:无分美丑善恶,芸芸众生都平等得到水的滋润。无分高低凹凸,自然环境都平等得到水的滋养。所以水对芸芸众生和自然环境的利益是平等的。
84、 不可忽视学习,同时不要只学表面、学形式,而忽略了学习的内在神韵。
85、 我们都不是圣人,不会什么事、什么人都拿捏得恰到好处,不犯无意 之过是不可能的,因此言行之前三思很必要。
86、 若于灌顶师,三时伸礼奉,则为已供养,十方诸如来。(古印度)马鸣《事师法五十颂》
87、 回首,青春犹如一场盛大的演出,来不及挥手,早已匆匆落下了帷幕。静坐红尘,喜欢盈盈碧天上飘逸的白云,喜欢临窗听雨,聆听心之禅意,让雨洗尽尘埃,也纯净了心灵。
88、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,都有无量的智慧——把良知、良能启发出来,则福慧果报无量!
89、 【生活禅语】做人不要争“一口气”,而是多“一点志”。
90、 知以一故众,知以众故一。《华严经》卷十六,须弥顶上偈赞品
91、 如是比丘以戒为头,若头断已,失诸善法,于此佛法,谓之为死。(古印度)优波底沙《解脱道论》卷一
92、 或许你刚刚起床,或许你正在吃早餐,或许你已在路上,在 这个晴朗的早晨,有温煦的阳光作伴,有欢快的晨歌相随,你的心情 一定舒展而愉悦。绽放你的微笑,送出你的问候,世界将因你更加美 好,人间将因你更加温暖!也请接受我的微笑和问候,愿你的人生因 早晨而丰满,愿你的生命因快乐而灿烂。
93、 即使他背诵了很多经典,然而并不依法实行,这怠惰的人有如牧童在数别人的牛,没得分享沙门生活的利益。南传《法句经》第19偈
94、 不要去欺骗别人,因为你能骗到的人,都是相信你的人。反之,如果你被人欺骗,也无须抱怨,因为不是冤家不聚头。今生能骗你的人也是前世与你渊源很深的人,他欺骗你有时就是想过来和你打声招呼:“喂!哥们儿,前世你还欠我一坛酒,记着请我喝哟!”今生没有被骗过的人,前世一定是个孤独的旅人。
95、 问:“何为不思议?”答:“心不思,口不议。心不思,心如,心离系缚,心得解脱。口不议,色如,色离系缚,色得解脱。”——《大乘无生方便门》
96、 权威是用来挑战的,规矩是用来打破的。问题在于,虽然我 们都有挑战权威的欲望,可一旦自己获得权威却不容别人挑战;虽然 我们都有打破规矩的冲动,可如果规矩是自己定下的就会千方百计地 维护。批评别人积极,解剖自己消极,这是多数中国人的劣根性。
97、 道虽从智慧领悟,尤从澄定体合。必向身心切近、日用动静间沉细思察,方有真实开豁,当下受用。(明)澫益《灵峰宗论》卷二之二
98、 移民好比将一棵土生土长、枝桠正茂盛的树木移植他处,除了得适应新的水土外,还必须面对新的节气时序;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长茁壮,仍是个未知数!
99、 言请佛住世者,所有尽法界、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剁极微尘数诸佛如来,将欲示现般涅槃者,及诸菩萨、声闻、缘觉、有学、无学,乃至一切诸善知识,我悉劝请莫入涅槃,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,为欲利乐一切众生。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劝请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》
100、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:自欺、欺人、被人欺。在与人的交往 过程中,不应老想着算计别人、欺骗别人,甚至报复别人,而应该坦诚对待 别人。只有这样,你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,更加可爱。
101、 【最有禅意的句子】在轮回的大牢狱里,很少人拥有出离的勇气;在生死的大苦海里,更少人拥有解脱的智慧。
102、 “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……”是我在念佛吗?还是佛在念我?或者是佛在念佛?还是佛性在念佛,佛念佛性……这一些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“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……”
103、 即使对这个世界没有过于乐观的理由,但也不必过于悲观。
104、 有明确的目标,人生才有坚定的方向。最不幸的是确定目标后,却不自 觉地偏离了航向,甚至与目标截然相悖。人生的不幸不在于身陷困惑,而在 于不知道已身陷困惑。当你知道迷惑时,并不可怜,当你不知道迷惑时,才 是最可怜的。
105、 【佛语禅心】 所谓风水,就是我们希望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能量。但是我们要从自然汲取智慧和能量,必须首先清楚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。我们仅仅知道我们生命与宇宙同源、同体还不够。我们还必须知道,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是你我互有,但绝不是你我相互占有。
106、 若学习真如实观者,思惟心性无生无灭,不住见闻觉知,永离一切分别之想,渐渐能过空处、识处、无少处、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,得相似空三昧。得相似三空昧时,识、想、受、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。……展转能人心寂三昧,得是三昧已,即复能人一行三昧。人是一行三昧已,见佛无数,发深广行,心住坚信位。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卷下
107、 不该听的事不要去打听,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出口,不该想的事不要去胡思乱想。
108、 【幸福小语】有这样一幅楹联:满腔欢喜,笑看古今天下愁;大肚能容,了却人间多少事。没错,它说的就是弥勒佛,见过弥勒佛的人,往往都会陶醉于弥勒菩萨无与伦比的朗笑,更羡慕他的超级大肚子,但又有几人能够参透其中的禅意呢?
109、 要做个受人欢迎和被爱的人,必须先照顾好自我的声和色。面容动作、言谈举止合宜得体,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得来。
110、 找出来,每天和你自己对话,和你自己逗乐,和你自己拥抱。你将看到那个干干净净的,无限可能的你,在某一天,某一个时刻,出现在你面前,当你爱上你自己,整个世界就与你无法分割,你也将爱上这个世界。
111、 【佛之道】 我们以热诚之心去温暖人们心灵上的寒凉,这就是佛道。
112、 无悔无怨,见证慈悲;无忧无求,体证喜舍。
113、 【天天禅语】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,最痛苦的是病痛,所以拔苦从拔除痛苦一开始。
114、 不能顿尽者,尘缘之累;不可暂忘者,出世之心。待无累而修行,何如藉修行而脱累。且尘劳逼迫,正可警悟苦空,磨砻性情。(明)澫益《灵峰宗论》卷二之二
115、 拥有少欲,才能生起小乘的出离心;拥有爱心,才能圆满大乘的菩提心;拥有智慧,才能证得金刚乘的大手印。有了出离心,才能做到诸恶莫作;有了菩提心,才能做到众善奉行;有了大手印,才能做到白净其意。出离心、菩提心和大手印之见地,是一切佛法的精髓,三藏十二部的要义,显密佛教的核心。
116、 指尖滑过杏花的叶片,抱一抱年轮渐增的老树。时间仿佛在自己的世界停止,煮书消得泼茶香,当时只道是找常。分手快乐,我们有更多时间可以触摸到自然的灵魂,感受自己杯子里水的温度,叶子一点一点的舒展。看云卷云舒,品花开花落那份淡然的禅意。
117、 多数人并不向往崇高的境界,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过心灵飞越尘俗的奇妙体验,也不相信世上还有比眼前的小乐趣更好的东西,因此缺乏向上追求的积极性。菩萨与凡夫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此。良好的心理素质,稳定的情绪是人生成就的关键因素
118、 在群体里面,多数人不过就是一个数字,没有谁在乎你的存 在,更遑论你的喜怒哀乐。人类喜欢出风头、喜欢标新立异的原因或 许正在此。
119、 勇于承担的人,会将压力转为使命,则力量源源不竭,能做得欢喜。
佛语禅心,心灵禅语【三】
120、 每个人都会经常面临烦恼,生活不是为烦恼去找找推卸的借口,而是去承担改善的责任,禅的精神就在于当下承担,认识生命的过程,解决生命的麻烦,发现生命的生机,去把握与实践,做一个生命的实践者,而不是烦恼的傀儡。121、 【天天禅语】因陀婆弥王作殊胜施主。佛陀于当日示现神变,在宝池四方,每方出现八条渠道,水从外绕流,注入池中。水流发出清妙的声音,发出五根、五力、三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、三清净解脱、六种神通、六般若波罗密多,大慈大悲等各种法音。一切人等闻此法音,都能知晓并领会于心,由此发心求取佛果。
122、 佛经说: 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”山河大地乃一切万法,都是唯心所变,唯识所现。
123、 修行并非比赛,而是练就自己的耐力、定力与宽广的心。
124、 人人都想追求“美”,但是“美”不是刻意去装扮出来的,真正的“美”要从我们的内心表达出来,而“朴素纯净”即可表达内心的美。——海涛法师
125、 我们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学习佛法知识、修习佛法仪轨,如果未能保持少欲知足的心态,没有出离心、虔诚心、爱心和智慧,那么学佛的目的和意义何在?我们学佛和修行难道不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改善和解脱吗?正如尊贵的大宝法王噶玛巴所说:“所谓法,就是指改变你的心,唯有靠心才能改变心,唯有心才能解脱心。”
126、 持心当如四方石,石在中庭,雨堕不能坏,日炎亦不能消,风吹亦不能动,持心当如石。《佛说忠心经》
127、 一直以为,每个女人的心中,都盛开着一朵莲花,或妩媚、妖娆,或素雅、安静,都是纤尘不染的干净。每一朵心莲,都饱满而丰盈,都有着独特的姿态与灵魂的高洁,舒展着永恒不会凋落的美好。听风,吟禅,宁静着,寂寞着,水润莲生的性情,旖旎了清风,诗化了浅月。红尘路漫漫,云烟随风淡,纵是万千宠爱加身,不紊不乱,不骄不嗔;偶有风拂雨淋,心怀彩虹亮丽的期盼,亦看做一种安宁的赐予。
128、 才人秋,夏未远,也不知是因为天气忽冷忽热,还是自己对 时序的感知应对出了问题,似乎连一点前兆也没有,说感冒就感冒 了。反正感冒也不是头一回,也没有什么大不了,就没太在意。你不 在意它,它却在意你,这不,我头也痛了,眼也花了,心也躁了。忽 然想,定力这东西不怕大乱却怕小扰。
129、 不得妄证人,含人罪法;不得传恶言,转相斗言语,不得中伤人意;勿不闻言闻,勿不见言见。《阿含正行经》
130、 人生,永远都是有缺憾的。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“婆娑世界”,翻译过来便是指永远存在缺陷而不得完美的世界。本来这个世界就是有缺憾的,如果没有缺憾就不能称其为“人世间”。在这个有缺憾的世间,便有了缺憾的人生。
131、 世间之法都是如此,既顺其自然,又存在悖谬。比如快乐不是大笑不止,恰恰相反,快乐到极点的时候是热泪盈眶。当人性自然的清净面即所谓本性、本来面目呈现的时候,会有无比的欢喜,但是找不到欢喜的痕迹,反而会很自然地哭起来。这种哭泣并非伤心,而是自然的天性的流露。
132、 此阴灭时,彼阴续生,如灯生暗灭,暗灭灯生。因现阴故,生中阴阴,如印印泥,印坏文成。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二十九,狮子吼菩萨品
133、 恶言如数带回,说者自受自污 送礼物与他人,别人若不接受,如何?只得自己带回。恶口向人,欲 污人,若人不为所动,那么所有恶言,将如数带回自受自污。
134、 外离相为禅,内不乱为定。外若着相,内心即乱;外若离相,心即不乱。禅是思维,亦即定慧,禅之与定,是一非二。
135、 不计较外界的得失、是非,因而内心能静定,不生苦恼,因而能调转目光,反观自我,从而认识自己、尊重自己、肯定自己,走好自己的路。
136、 爱情没有成败,只是索债和还债,在索还之间感悟人生。
137、 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,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,以免到头来落得伤身败德,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。
138、 内心清净无物,自在自足,见到任何繁华,不去蝇营狗苟,遇到任何逆境,舍得放下,这样才可远离烦恼,享受生活。世间一切繁华的真相其实是无常,有生必有灭,有聚必有散,有合必有离,有繁荣必然有颓废,一切皆如梦幻泡影。我们何必过于在意呢?坦然接受,放松心情,就会发现在这繁华喧嚣的无常世界中,自己享有了一片安静的“心空”。
139、 牛与僧在禅者的眼中是一样的,没有什么不同。禅师是在告诚学僧,参禅学道不要受外物世相的牵绊,更不要执著于是非观念,这就是禅者所应达到的境界。
140、 它来自我们的内心,我们内心的欲望在无时无刻地燃烧着,我们的环境也因此遭受摧残。
141、 纵观人生百年,恰似三更梦现。来时一丝不挂,去时一缕青烟。远观帝王将相,近看黎民万千。无一永久在世,皆要撒手人寰。阎王三更拿你,不留五更半天。长寿三万多日,命短昙花一现。人生旷劫难遇,何不念佛修禅,善利短暂一生,成就永劫光鲜。
142、 大爱无贵贱,众生皆平等,不分他你我,心善即气与。
143、 一切严守本分,既要把本分事做到位,又不可逾越本分。做到位了,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;超越了本分,不管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,都会有消极的影响。
144、 欲深无底,贪无止尽。有求的意向,即有必得的心理;有求、有得的心理,就会有失的痛苦。
145、 于一尘不染心中,持万德洪名圣号,或声或默,无杂无闻,必使念起于心,声入乎耳,字字分明,句句不乱。久之久之,自成片断,亲证念佛三昧,自知西方宗风。是以观音反闻自性之工夫,修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净业,即净而禅,孰妙乎是!《印光法师文钞·与海盐徐夫人书》
146、 高调的人生,低调地行事。学会何时高调和低调,就是一个不断学会超 越自己、超越执着的过程,我们愈能把握自己,我们就愈净化自己,使自己 愈趋向光明的升华。
147、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,都有适合自己的或有不适合自己的工作,与其盲目模仿别人,不如专心致志干好自己的本行。我们应庆幸自己是独一无二的,应该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。经验、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自己,不管是好是坏,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;不管是好是坏,你都得弹起生命中的琴弦。
148、 常言道: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”如果你讨厌一个人, 也不要对他恶言恶语。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,如果你是一个举止言行优 雅的人,请不要为了一个你讨厌的人坏掉你的本质。
149、 在为人处世中,善待他人能较好地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合作,做成、做好各种事情,能较好地促使人们同心协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,从而使每个人都感到温暖和快乐。
150、 宁在诸恶趣,恒得闻佛名,不愿生善道,暂时不闻佛。《华严经》卷六十,入法界品
151、 原则:水虽然遇方则方,遇圆则圆,但却不会变成器皿,不会改变水自身的本质。同样的道理,修证道德的人能恒顺一切众生,但绝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;无论水处于任何形态:固体、气体或液体,水的本质绝不会被改变,同样的,无论我们处于顺境还是逆境,永远不变的是佛法的真理。
152、 【天天禅语】人生的责任,是要做利益人群的事。
153、 经百千劫,常在缠缚,唯杀盗yin,三为根本,以是因缘,业果相续。《楞严经》卷四
154、 诸出家人不应作资生之业:谓王使、贩卖、治病等业,及所不应取众生田谷等,若取,名邪命。(古印度)诃梨跋摩《成实论》卷十二
155、 活着就要为生活负责。生活简单或复杂,都必须面对,这是 活着的代价,注定要付出。只有感恩,没有抱怨,只因为活着,只因 为还在享受阳光、空气、碳水化合物以及夜晚的星空。
156、 对待人际关系时,要化解烦恼,要使自己不被烦恼所困扰,首先一条 就是要求自己,要优化自身。还要学会谅解他人。我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找对方的不是,总 觉得对方跟我过不去,总觉得任何人都在与我为敌,有很多事情本来是无 意的,但是就有那种小心眼的人总要对号入座,自找烦恼。
157、 设有众生,见闻于佛,业障缠覆,不生信乐,亦种善根,无空过者,乃至究竟人于涅槃。《华严经》卷五十二,如来出现品
158、 人是福田,能生一切诸善果故。……如是一切贤圣道果,皆依于人而能修证。“四十华严”卷十二
159、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。话语称起来不重,但稍一不慎,却会重重地压到别人的心。反求诸己,我们也要自我训练,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。
160、 【天天禅语】凡夫难免有缺点,若能勇于改过,必得完美的人生。
161、 佛言:慎勿视女色,亦莫共言语。若与语者,正心思念:我为沙门,处于浊世,当如莲花,不为泥污。想其老者如母,长者如姊,少者如妹,稚者如子,生度脱心,息灭恶念。《四十二章经》
162、 因果法则总是平衡的,好比化学方程式,一边起什么反应,那么另一边就会有相应的生成物。每个行为都产生着相应的结果,每个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又在不断地增长。如果你不采取行动,你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;一旦你采取了行动,其相应结果绝不会就这么随便消失的。
163、 世界需要和平,社会需要祥和,人心需要和气。
164、 生活在此处,莫要向别处求佛求悟。尘世人心喧扰,只因在众生心中有 一个对静寂、悠闲的渴望。静处不存,二元对立打破,闹处亦无踪迹, 此时所作所为皆是如实应缘。妙悟之人运水搬柴,绝无凡心亦无圣心, 只是运水搬柴。
165、 一切有为法,如梦、幻、泡、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《金刚经》
166、 健康是通往艺术圣殿的门票,健康是攀登学问之山的云梯,朋友,请 珍惜这张门票,请守护这架云梯。
167、 人应该走正路。如果正路不走,尽是走歹路,这种人比没有脚的人还凄惨。
168、 一个修行者要想渡过轮回的大海,若没有像舵手一样的上师善知识的引导,就难以超越轮回的束缚,虽然乘上了趋入佛法的大船,具备一些功德,但却因不能圆满而还会沉没在轮回的苦海中,随业流转,无法到达涅槃的彼岸。正如《华严经》说:“善知识就像船夫,救渡我们渡过轮回的苦海。”
169、 风散乱云长空静,夜深明月照窗前。——《杨岐方会和尚语录》
170、 【禅语感悟】 六祖惠能禅师的这首诗偈是在听了别人口念神秀所作“身是菩提树” 之偈后有感而发的。惠能称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”,主要在于打破 修持中对身心的执著。神秀将染净、圣凡绝对地对立起来,要求人们“时 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”。但在惠能看来,心生种种法生,心灭种种法灭, 染净、圣凡关键在于自心一念,心生善端即为善,心生恶念即为恶。心性 自然,本来清净。故云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。
171、 《金刚经》中说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”“无所住”就是无所挂碍,不执著,让心自在,不让心停在任何事物上,这和人生要达到寂寥的境界是一样的。寂寥的生命中应寻求富足,而富足正是来自心灵的空寂不染。不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束缚,清心寡欲,恬淡自然,穷困而不潦倒,人世而不沉迷,无声色之欲,无功名之累,这就是富足的境界。
172、 伤人之语,如水覆地,难以挽回。大家都知道生气无知又无济于事,可 是又奈何不了它,正因为少“悟”、放不下得失之故。五官刺激,不是真正 的享受,“内在安详”才是下手之处。无常和如幻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。原 来我们所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,正是我们烦恼的根源。心念执着于外物,烦 恼才会随之而生。
173、 【天天禅语】人生有爱,同心同力就不孤单。
174、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灭诸戏论,修习空行,作是思惟:所观境界皆悉空无,能观之心亦复如是,无能、所观二种之异,诸法一相,所谓无相。如是思惟,遣内外相,不见身,不见心,不见法,次第相续修奢摩他、毗婆舍那,毗婆舍那如实见法,奢摩他者一心不乱。《胜天王般若经》卷二
175、 山林有生机,人才能安居。
176、 爱欲、荣华,不可常保,皆当别离,无可乐者,当勤精进,生安乐国!《无量寿经》
177、 做人的六条标准:知因果、讲良心、守道德、立志向、养识见、充才干。
178、 一切事皆是自己,一切法皆是自己。——《宏智禅师广录》
179、 风吹来,细雨蒙蒙,雨点打落而下,打湿了古镇,撩动着被尘封的岁月,古刹传音,庙宇鸣钟。这世间少了一种浮华,多了一种平淡。经卷翻动,禅唱阵阵,似是诉说着又一个轮回的落幕,隆盛中传世,为江南添上清寂。
180、 念佛法门,以信愿行三法为宗,以菩提心为根本,以是心作佛、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、果彻因源之实义,以都摄六根、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功夫。由是而行,再能以四宏誓愿常不离心,则心与佛合,心与道合,现生即人圣流,临终直登上品,庶不负此生矣。《印光法师文钞·寄康继尧书》
181、 古有“画地为牢”,以示对他人的惩戒,然而今人每每画地为牢,捆锁的不是别人,往往是自己。人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内心死死囚禁,为金钱、为名位,不断地用欲求的枷锁捆绑自己,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快乐的权利尽数消磨。
182、 日日是好日,每一天都过得富足,每日说好话,每日行善事,每日常反省,每日多欢喜。让每一天都充实无憾地度过。
183、 还未学佛以前,我们经常被“渴爱”所役使,心里老是有欠缺的感觉;纵使有时好像捕捉到什么,却总是无法安定落实。这就好像在干旱的沙漠里洒上一滴水,仍旧干燥如初,丝毫起不了滋润的作用。如今我们有幸学佛,就要少欲知足,放下物欲的执迷,积极节省有用的时间和精力,充实自己的良能与学养,朝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正路迈进。
184、 道本玄妙,而玄妙不是道,有玄妙可说则玄妙亦法尘也。道本平常,而平常不是道,有平常可安则平常亦法尘也。道本无心,而无心不是道,有无心可证则无心亦法尘也。——《永觉和尚广录》
185、 男人为阳,女人为阴,男人大多是外向的,喜欢交际,喜欢朋友喝酒打牌。在婚前,为了陪女友,他已经牺牲掉许多陪朋友的时间来迎合你,聪明的女人应该理解,男人陪你的时间少了,并不是不爱你了,而是他们天性的需求。
186、 【生活禅】1、被人羞辱翻脸不如翻身,生气不如争气。2、面对反对意见听,并且思考。3、犯错年少轻狂未足奇,知错能改真俊杰。4、谣言不能置之不理,也不能纠缠下去。5、别人的脸色不必太在意,做自己该做的事。6、横财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
187、 徐志摩决定追求美女林徽因时,遭到大家的反对,但他还是决定投入一场毫无希望的爱情角逐,他说了一句话,后来被许多人当成座右铭:“得之我幸;不得之我命。”最后,他没有得到他渴望的爱情,只好认命。一个人只要肯认命,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,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了!
188、 在现实生活中,总会遇到一些小事,比如随地吐痰,乱扔杂物,攀折 花草,口吐脏话,谎话连篇……因其微乎其微,即使做了也无伤大雅、无 关大局,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。殊不知,人的思想道德的长堤正是建筑 在这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的基础上的。古人说过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小事 再小,如果是“恶”的,只要做了,小恶必将累积成为大恶,最终没有回 头路,使得自己走向一个自己也不愿看到的终点。“千里长堤,溃于蚁穴” 说的正是如此。 有一个僧人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为,早日成佛,就在自己的禅 房内放了一红一黑两个小罐子。每做一善事就往红罐里放一粒红豆,做一 恶事或是有一邪念就往黑罐里放一粒黑豆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自 省,一开始,黑罐里的黑豆比红罐里的红豆要多很多,渐渐地,红豆越来 越多,黑豆越来越少……僧人修行尚且如此,那我们呢?做人跟修行一 样,只有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,才能防微杜渐。世上无小恶,勿以 恶小而为之。
189、 其实,人生就是一次旅行,走过的山山水水,都是风景;尝过的百种况味,都是财富。只要盈一份感动于心,掬一抹禅意如魂,用淡泊写意人生,用安然葱茏时光,透过红尘的纷繁,就能细品岁月静好。
190、 一个人一生要成为怎样的人,成就多大的事业,这主要决定于我们的心有多宽广,气度有多大。
191、 静,是一种大知大觉的灵机,是高山野云般的空灵智慧,是修佛之人必持的禅定智慧。“宁静即释迦”,我们的心若能常常清静,没有贪、嗔、痴,遇到什么境界都不受影响——不论外在的利诱,还是险恶的威胁,内心都不受其影响,就叫做宁静。
192、 菩提心是菩萨净土,菩萨成佛时,大乘众生来生其国。《维摩经》卷上,佛国品
193、 有媳妇对师父说:“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,但是她仍对我不好。”师言:“婆婆对你不好是她的事,但是对婆婆好是你的本分事。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,晚辈都在看着、学着。既然对婆婆已经好到九十九分,只差那一分,那就给她满分吧!”——证严法师
194、 【太阳与父母,君子与小人 太阳光大,父母恩大,君子量大,小人气大。
195、 其实,凡事尽心就好,问心无愧就好。太执著了,会令自己受累,可 能还会极大地伤害到自己。太执著的人,只会一味地想去得到,想去拥 有,却不明白,有时放弃,却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,对生活的一种顿悟。
196、 有些学佛人,表面上念佛认真、吃素严格、打坐精进,然而生活中,对家人缺乏关爱,不能做到家庭和睦,对金刚师兄缺乏包容,不能做到金刚师兄之间的团结。与家人不和睦,表明失去了做人的基础,与金刚师兄不团结,表明失去了修行的根本。既然没有做人的基础和修行的根本,那么学佛又有什么成就的希望呢?
197、 自然是功名的清新剂。人活着要顺其自然,不受外界环境的任何影响。过于倚重外物与环境只会让人充满烦恼,无从解脱。古人说: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”的确,天底下大多数烦恼其实都是自找的,解脱本是多此一举。
198、 智慧无相无住,它使人能够把握禅机,超越一切存在,明辨是非,超越不是欲求,明辨即为放下,来去自在,福泽广积。
199、 一个人在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之前,一定要谨慎细心,反复权衡得失利弊,千万不要鲁莽行事。因为,一旦事情做错了,即使你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,也很难弥补。无事就是最大的幸福。坦荡平静的心境之中完全没有了外在的纷扰岂不是最大的快乐?意净才能心轻,而一切的形式只能是一种执著,会给人们的心中带来烦恼和不安。
200、 如何能不累呢?放下。对,就是放下。我们能说这个道理我们不懂吗?
智能推荐
- 上一篇:佛悟人生经典语录_佛语禅心
- 下一篇:佛语经典语录人生_经典佛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