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组词网
首页 > 句子大全 > 经典句子 >
首页 词语大全 组词大全 造句大全 形容与描写 句子大全 名言名句 诗词诗歌 趣味语文 成语大全 反义词 近义词 同义词

居家正本制用篇最名句翻译及作者陆九韶简介

栏目:经典句子时间:2020-07-05
居家正本制用篇最名句翻译及作者陆九韶简介_一品句子

【居家正本制用篇】陆九韶

作者小传陆九韶(1128-1205),字子美,号梭山居士,抚州金溪(今属江西)人。他长期讲学于梭山,终身不仕,以学问名世,与弟陆九龄、陆九渊合称“三陆”。陆九韶治学严谨,学说渊源精粹,注重以日常生活实用为主。

陆九韶倡导家族聚居的家庭模式,以年长者为家长,家中事务由家长决定,具体的事务都应分派确定的人来管理。对于家中子弟要严格教导,使其遵守符合封建大家族伦理的道德规范,否则就要严惩不贷。这种观点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,但也体现了陆几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,对今天的人们处理家庭人际关系有一定的启发性。

编者按《居家正本制用篇》又称《陆氏家制》,是陆九韶专门制定的处理家庭事务和教养子弟的规范,分为“正本”和“制用”两篇,清陈宏谋收录于《训俗遗规》中时合称为“居家正本制用篇”。

“正本”篇讲述为人处世的根本,即孝悌忠信的做人守则。陆九韶认为,爱护子弟的正确方式是加以教导,而教导的原则应以德行为先,言语文字为后。一个人只要能够通晓经义、知道古今历史,做到孝悌忠信,则功名利禄自然随之而来,即便没有获得功名利禄,也能够成为受人尊重的人。相反,如果一味追求功名利禄,忽视了内在修养,即便得到了高官厚禄,而内心空虚,也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。“制用”篇讲述家庭生活特别是财物使用方面的具体法则,主张量人为出,丰俭有度。陆九韶认为,家庭能够长久维持的关键是要制定一定的规则,长期遵守,养成习惯。他熟悉历史典章,参考国家财政的管理方法,提出家庭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花销预算的方案。他还指出,当家庭的财富积累有所余裕的时候,应适当地接济周围有困难的人;而当家庭的财富比较匮乏的时候,则应多加俭省,不要落到四处拆借的地步。

01.古者生民八岁,入小学,学礼乐射御书数。至十五岁,则各因其材而归之四民。故为农工商贾者,亦得入小学。七年而后就其业。其秀异者,入大学而为士,教之德行。凡小学大学之教,俱不在言语文字。

故民皆有实行,而无诈伪。

古代的百姓八岁就进入小学,学习礼仪、音乐、射箭、驾车、写字和算术六种技艺。到了十五岁,则因各人的才器不同而加人士农工商四民之中。因此,即便是那些成为农民、工人、商人的人,也都得进入小学学习。完成七年的学习之后才去从事他的本业。其中那些才器优秀出众的,进人大学,成为士人,以高尚的德行修养教育他们。无论小学、大学的教育,重点都不在于言语和文字上,而在德行上。因此,百姓都能有朴实的言行,而不狡诈虚伪。

02.愚谓人之爱子,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。所读须先六经论孟,通晓大义。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,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。以事父母,以和兄弟,以睦族党,以交朋友,以接邻里,使不得罪于尊卑上下之际。次读史,以知历代兴衰。究观皇帝王霸,与秦汉以来为国者,规模措置之方。功效逐日可见,惟患不为耳。

人爱护自己的孩子,就应该以孝悌、忠诚和信诺来教导他。读书一定要先读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六经和《论语》《孟子》,以此通晓大义。明白父子、君臣、夫妇、兄弟、朋友这些关系所应遵守的伦理纲常,知道正心诚意、修身齐家、治国平天下的道理。按照这些伦理纲常和道义来侍奉父母,与兄弟及朋友和谐相处,与族人和乡邻保持和睦关系,就能够在上下关系中行事自如而不被怪罪。接着要读史书,以此知晓历代的兴衰。探究和观察皇帝和成就帝王霸业的人,以及秦汉以来掌握国政的人制定规矩处置国是的方略。照这样做,功效自然会日积月累慢慢体现出来。

03.世之教子者,惟教之以科举之业,志在于荐举登科,难莫难于此者。试观一县之间,应举者几人,而与荐者有几。至于及第,尤其希罕。盖是有命焉,非偶然也。此孟子所谓求在外者,得之有命,是也。至于止欲通经知古今,修身为孝悌忠信之人,此孟子所谓求则得之,求在我者也。此有何难,而人不为耶?

况既通经知古今,而欲应今之科举,亦无难者。

若命应仕宦,必得之矣。而又道德仁义在我,以之事君临民,皆合义理,岂不荣哉!

世上教育子弟的人,大多只教以科举的方法,目的在于得到推荐举拔,入朝为官,世上最困难的事莫过于此。试看一个县里面,有多少人去参加科举考试,而能够通过的又有几人。至于最终考中进士,就更加稀有罕见了。这大概是有命数的。需子所说的“追求外在的东西,能否得到是有命数的”,的就是这个道理。至于只想要通晓经义,知道古往今来的事迹和道理,修养自身,成为一个孝悌忠诚守信诺的人,这是孟子所说的“追求即可获得,因为这是追求内在的东两”。这其实并不算难,难只难在人们不肯去做罢了。事实上,通晓经义、知道古往今来的事迹和道理之后,参加如今的科举考试,反倒变得不再是什么难事。如果命中应该出仕为官,一定会巾第的。这时自己已经具备了道德修养和仁义之心,将这份修养用来侍奉君主、治理人民,都能够符合义理,难道不是一件荣耀的事吗。

04.人孰不爱家,爱子孙,爱身?然不克明爱之之道,故终焉适以损之。一家之事,贵于安宁和睦悠久也,其道在于孝悌谦逊,仁义之道,未尝言之。朝夕之所从事者,名利也。寝食之所思者,名利也。相聚而讲究者,取名利之方也。言及于名利,则洋洋然有喜色。

言及于孝悌仁义,则淡然无味,惟思卧,幸其时数之遇,则跃跃以喜。小有阻意,则躁闷无容矣。如其时数不偶,则朝夕忧煎,怨天尤人。至于父子相夷,兄弟叛散,良可悯也。岂非爱之适以损之乎?

谁人不爱护家庭、爱怜子孙、爱惜自身?然而不能够明白爱的正确方式,最终却会损害了他们。家庭中,最宝贵的在于保持安宁和睦,长久地维持门庭不衰。方法在于家人之间以孝悌谦逊的原则相处。但是现在的人对于仁义之道,已经很少关心了。从早到晚所做的事,是为了追求名利。寝食之时考虑的事,也是名利。聚在一起所谈论的,是获取名利的方法。(yipinjuzi.com整理)说到名利的时候,就面露喜色,洋洋得意。说到孝悌仁义的时候,就觉得淡然无趣,只想睡觉。如果际遇顺利,就跃跃欲试,开心不已。际遇稍微不顺,就感到躁动烦闷,没有好脸色了。如果际遇一直不顺,就日夜忧虑煎熬,怨天尤人。甚至到了父子互相伤害,兄弟背叛离散的地步,实在是可怜。这难道不是因为爱护反而导致了损害吗?

05.夫谋利而遂者,不百一,谋名而遂者,不千一。

今处世不能百年,而乃侥幸于不百一不千一之事,岂不痴甚矣哉!就使遂志,临政不明仁义之道,亦何足为门户之光耶?愚深思熟虑久矣,而不敢出诸口。今老矣,恐一旦先朝露而灭.不及与乡曲父兄子弟,语及于此。怀不满之意,于冥冥之中,无益也。故辄冒言之,幸垂听而择焉。

谋求利益而如愿以偿的人,百中无一。谋求名声而如愿以偿的人,千里无一。一个人活在世上很难活到一百年,而对于百中无一、千里无一的事抱以侥幸的心理,难道不是太痴傻了吗?即便真的如愿以偿,处理政事的时候不明晓r义的道理,义怎么能够光耀门楣呢?我对这件事深思熟虑了很久,而不敢轻易说出来。如今我也老了,就怕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离开人世了,来不及与父老乡亲和兄弟子侄们说说这些道理。心中抱着不满的态度,于天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助益。因此我冒昧地说出来,希望大家能够垂听和择取。

06.夫事有本末,知愚贤不肖者本,贫富贵贱者末也。

得其本,则末随,趋其末,则本末俱废,此理之必然也。今行孝悌,本仁义,则为贤为知。贤知之人,众所尊仰。箪瓢为奉,陋巷为居,己固有以自乐,而人不敢以贫贱而轻之。岂非得其本,而末自随之。夫慕爵位,贪财利,则非贤非知。非贤非知之人,人所鄙贱。虽纡青紫,怀金玉,其胸襟未必通晓义理。己无以自乐,而人亦莫不鄙贱之。岂非趋其末,而本末俱废乎!

事物有其根本和末节,一个人是智慧还是愚昧、是贤能还是不贤能,这是根本的,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有、地位是高贵还是卑下,这是末节。追求根本的东西,末节就会随之而来;追求末节,根本和末节就都得不到。以孝悌为处事的原则,以仁义为处事的根本,就能够成为贤能有智慧的人。贤能有智慧的人,是大家所尊敬景仰的。这样的人即便衣食住行的条件都很简陋,也有自得其乐的东西,别人也不敢因为他的贫穷和地位低下而轻视他。这难道不是得到了根本的东西,末节就随之而来的例证吗?如果追慕爵位、贪图财货和利益,就不是贤能有智慧的人。不贤能智慧的人,人们就会鄙视轻贱。即便系着象征身份地位的青紫绶带,有金玉所制的器物,却未必通晓义理,没有能够自得其乐的东西,人们也没有不鄙视轻贱他的。这难道不是追求末节,而根本和末节都得不到吗。

07.古之为国者,冢宰制国用,必于岁之杪,五谷皆入,然后制国用。用地大小,视年之丰耗。三年耕,必有一年之食。九年耕,必有三年之食。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,虽有凶旱水溢,民无菜色。国既若是,家亦宜然。故凡家有田畴,足以赡给者,亦当量入以为出,然后用度有准,丰俭得中,怨翥不生,子孙可守,古代掌管国家的人,由冢宰1来管理国家的用度,一定会在岁末的时候,将五谷都收入国库,然后再安排国家的开支用度。使用土地的大小,是根据年景来决定的。耕种三年,一定要留出一年的粮食。耕种九年,一定要留出三年的粮食。

用三十年的积累来支持国家的开支用度,即便遇到凶年、旱灾和水灾等情况,也不至于让百姓挨饿。一个国家是这样,一个家庭也应该如此。因此,凡是有田产,能够自给自足的家庭,也应该根据收入多少作开销的打算,这样用度就有标准,奢侈和俭朴都能安排适宜,不致生出怨妒,子孙也能够守住产业。

08.今以田畴所收,除租税,及种盖粪治之外,所有若干,以十分均之,留三分为水旱不测之备,一分为祭祀之作用,六分分十二月之用。取一月合用之数,约为三十分,日用其一。可余而不可尽用,至七分为得中,不及五分为啬。其所余者,别置簿收管,以为伏腊裘葛,多音字组词修葺墙屋,医药,宾客,吊丧,问疾,时节馈送。又有余,则以周给邻族之贫弱者,贤士之困穷者,佃人之饥寒者,过往之无聊者。

田产的收入,除去缴纳租税,以及种子肥料等的花费之外,所有的剩余平均分成十份,留出三份来以备遇到水旱灾害等不测之时,一份用于祭祀,剩下的六份分成十二个月来使用。取出一月应使用的数量,大概分成三十份,每天用一份。可使有所余裕但不能都用掉,用到七分是恰当的,用不到五分就是吝啬了。富余出来的部分,另用一个本子来记录管理,用于冬夏添置衣物、修葺墙垣和屋子、寻医问药、宴请宾客、吊丧问疾,以及逢年过节的馈赠。如果还有富余,就用来周济贫穷孤弱的邻居亲族、贫穷受困的贤能士子、受饥寒的佃户,和无所依靠的过往行人。

09.其有田少而用广者,但当清心俭素,经营足食之路。于接待宾客、吊丧、问疾、时节馈送、聚会饮食之事,一切不讲。免至于干求亲旧,以滋过失。责望故索,以生怨尤。负讳通借,以招耻辱。家居如此,方为称宜。而远吝侈之咎,积是成俗,岂惟一家不忧水旱之灾,虽一县、一郡、通天下,皆无忧矣,其利岂不溥哉!

那些田产少而用度多的人家,就应该清心少欲,俭省朴素,用心经营家产,以求衣食丰足。对于接待宾客、吊丧问疾、逢年过节的馈赠、聚会饮食这类事情,就不要太讲究了。

以免落得求救于亲友故旧的地步,滋生过失。索求于他人,使别人心生怨尤。不顾忌讳地到处借钱,招致耻辱。家庭生活做到这样,才算合适,既不十分吝啬又不过分奢侈。这样时间长了便养成良好习惯,不光一个家庭不为水旱灾害产生忧患,就是一个县、一个郡,乃至全天下,都不会有忧患了,其中的好处难道不广大吗。

10.前所谓一切不讲者,非绝其事也,谓不能以货财为礼耳。如吊丧,则以先往后罢为助。宾客,则樵苏供爨清谈而已。至如奉亲最急也,啜菽饮水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祭祀最严也,蔬食菜羹,足以致其敬(方不是因贫乏而废礼义),凡事皆然,则人固不我责,而我亦何歉哉!如此,则礼不废而财不匮矣,前面所说一应事务都不要太讲究,不是说不去做这些事,而是说不能把财物等同于礼仪。比如说丧吊这件事,就可以早点去晚点走,给主人家帮忙来代替送钱。招待宾客,就用柴草烧火,大家坐下来清谈就行了。至于奉养父母,是最要紧的事,用豆子和清水来供养父母而承欢膝下,这也能说是孝顺了。祭祀是最郑重的事,蔬菜做的菜和汤,也足以表达敬意(这不算是因为贫穷匮乏而废礼义)。凡事都是这样,别人当然不能责怪我,而我也没有什么亏歉了!这样一来,就能不废礼仪而财物也不至于匮乏了。

11.世所用度,有何穷尽?盖是未尝立法,所以丰俭皆无准则j好丰者,妄用以破家。好俭者,多藏以敛怨、无法可依,必至于此,愚今考古经国之制,为居家之法,随赀产之多寡,制用度之丰俭。合用万钱者,用万钱,不谓之侈,合用百钱者,用百钱,不谓之吝,是取中可久之制也。

世间需要花销的地方,有什么穷尽呢?这大概是因为没有确立一定的法度,所以丰盛和俭省都没有固定的标准。喜好丰盛的人,过分花销以至于败尽家产。喜好俭省的人,过分聚敛积累财富以至于招致怨恨。没有一定的法度可以依靠,一定会落到这样的地步。我现在考察自古以来经营国家的制度,作为处理家庭事务的法度,根据资产的多少来决定用度的丰盛或俭省。该花费一万钱的时候,花费一万钱,不能说是奢侈;该用一百钱的时候,用一百钱,不能说是吝啬,这是取用合宜可以长久的方法。

> 居家正本制用篇最名句翻译及作者陆九韶简介

智能推荐

相关经典句子

推荐经典句子

重点栏目推荐

| 好句子大全经典句子
爱组词网 爱组词大全

© 2017 爱组词网 azuci.com 组词词典,在线组词,多音字组词,好词好句子摘抄,词语大全!!

顶 ↑ 底 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