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语禅心人生经典语录
幸福的根本是什么?就在于良好的心态。因为外在的一切都会变化,家庭会解体,财富会失去。尤其是今天这个全球化的世界,影响命运发展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多,包括有形的、无形的,直接的、间接的。
过去,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或小城市中,信息非常闭塞,甚至邻村发生些什么事都不知道。而在今天这个时代,一场“9·11”事件,却对整个世界构成了巨大影响。因为世界已是联系非常紧密的整体,我们不知道何时会出现什么意外干扰自己的生活。可能走在路上突然被车撞倒了,可能不慎感染了致命疾病。当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之后,潜在的意外也越来越多。
我觉得,未来能否获得幸福,关键取决于心理素质。面对世间的风云变化,始终保持坦然淡定、宠辱不惊的心态。如果具备这一点,走到哪里都能立于不败之地。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,不少人因为这一挫折,精神失常乃至自寻短见,但也有不少人安然度过了这一劫难。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变故中,人们所受到的伤害完全不同呢?就在于能否正确看待财富,在于对财富的执著程度。环境对人构成的伤害,与我们在乎的程度是成正比的。在乎,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执著。对感情特别执著的人,失恋就是伤害他的利刃。对事业特别执著的人,事业失败就是摧毁他的灭顶之灾。如果把这些得失看得很淡,无论结果如何,都不会构成很大的伤害。
其实,幸福生活可以很简单,未必一定要多么富有。不少人富有得没时间享受,那种富有只是给别人看的。是不是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就能得到幸福?如果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很幸福,而他自己却觉得痛苦,那么他是幸福还是痛苦?如果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很富有,而他自己还感觉很贫穷,那么他是富有还是贫穷?人们常常将物质作为幸福的保障,实际上,幸福只是个人的感觉,因为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心态中。有些人生活清贫,却怡然自得;有些人虽锦衣玉食,却烦恼重重。有十万就能幸福吗?有一百万就能幸福吗?我们也不能为此划定一个标准。可见,幸福无法具体地量化。
幸福的生活是健康的。如果为了赚钱把自己变成一个工具,这种生活健康吗?有些少数民族地区,经济虽然不发达,但人们都很快乐,劳动时也在引吭高歌。相比之下,他们显然比我们更懂得享受生活。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,基本是一种全盘的西化,结果使世界变得干篇一律。每一个现代化城市,都是高楼大厦、钢筋水泥和各种噪音,人为地将人与大自然隔绝开来。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环境里,人很容易变得急功近利。
习惯从哪里来?无非就是某件事我们做多了,想多了,以至于成为自然。
比如,我们习惯于每天见到哪些人,习惯于每天做些什么,习惯于每天吃些什么。一旦这种习惯固定下来,就会逐步发展为某种生命模式,成为我们的性格。所以说,性格就是习惯的积累,又会逐步发展为我们的人格,发展为我们的生命品质。观察一下就会发现,我们现在的许多性格,其实是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。
这些习惯和性格,又决定了命运的不同走向。所以说,命运不是上天的赐予,不是偶然的机遇,而是由我们自己所设定,是由不同行为所决定。这种决定命运的因素,佛教称之为“业力”。所谓“业”,又可看作我们的生命程序。造作地狱之因,就是编写进入地狱的程序。种下人天善因,就是编写进入人天善道的程序。我们编写不同的程序,就会进入不同的世界,不同的生命轨道。所以,我们要改变命运,也要从改变心行程序做起。如果我们有能力改变心行,改变习惯,就有能力改变命运。反之,如果无法改变现有的性格和习惯,那改变命运不过是空话而已。
我们的心具有两个特点:一是选择,二是创造。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所在。桌子不会选择,房子不会选择,动物的选择能力也相对较弱。而人具有理性,具有抽象思维,不仅能选择、判断,还能在选择、判断后进行创造。也正因为这两大特点,人类才创造了五千年文明。而在改造世界的同时,自身命运也随之发展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心就是命运的主宰。
但在很多时候,某些行为一旦形成习惯,心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惯性轨道,被其所控,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。这就必须借助修行来调整,事实上,这正是修行的难度所在。因为习惯是由日积月累而来,有着根深蒂固的力量。这种力量,就像地球引力将我们固定在地球上一样,使我们难以超越,难以摆脱当下的凡夫状态。曾经有位教授说要学佛,但起因却是为了戒烟。因为他抽烟三十年,尼古丁对其有很强的控制力,可他又检查出肺部病变。医生警告说:再抽烟马上完蛋。他当然珍爱生命,但每天要和尼古丁的诱惑进行斗争,身心俱疲,就希望通过学佛来解决这一问题。
这一理由固然有些可笑,但却说明,习惯一旦形成,对身心都有极大的控制力,若不痛下决心,是很难加以改变的。除了决心,我们还应了解生命发展的规律。依循这一规律,才能切实地规划未来,改变命运。
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需求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,是环境培养出来的。尤其是今天的人,需求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多,更大。
一方面,我们自己在不断制造需求;另一方面,社会也在制造引发需求的诱惑。当我们被诱惑之后,需求就产生了;当我们被反复诱惑之后,需求就被强化为必需了。
因为需求增多,我们就要为满足这些不断加码的需求而奔波。所以,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。当我们有十种需求时,要为满足十种需求而奔忙;当我们有一百种需求时,就要为满足一百种需求而奔忙。
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,但需求却会无止境地发展。不必多久,就会使我们在忙碌和追逐中心力交瘁,疲惫不堪。
当生活有了更多便利时,我们却比以往更累,也更脆弱。我们依赖的支撑越多,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也就越多。
因为在每一种需求中,都伴随着需求无法满足时带来的恐惧、不安和痛苦。今天的人,离开电脑、手机会觉得格外不便,其实,仅仅在十年前,我们根本不会有这些烦恼,不会有求之而不得的痛苦。电脑和手机如此,世间的一切需求莫不如此。
所以说,制造需求,就是在制造潜在的恐惧、不安和痛苦,制造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。
宗教的戒律,是针对人性弱点而建立的。古今中外的犯罪现象,无非是杀盗yin妄,不同的只是犯罪手段有所改变。以刀砍人和以武器伤人有什么不同呢?不同的只是后者杀伤力更大,但不能说明人性有什么变化。而佛教提倡的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yin、不妄语,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犯罪现象产生的根源。
或许有人会觉得,建立几条规范很简单,任何一个人或单位都可以建立相应的制度。那么,宗教戒律的特殊性又在哪里呢?就在于它有强大的后盾。我们知道,建立规范很容易,但使大家共同遵守这一规范就不容易了。只有当规范成为法律时,才会具有一定威力。但法律的作用不可能面面俱到,总会有漏洞可钻。即使法律能发现并制裁所有的犯罪现象,但法律发生作用时,犯罪现象对社会已经构成破坏。更何况,法律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,还取决于执法者是否公正等诸多因素。而宗教戒律是根植于信仰之上,根植于对神的敬畏,对因果规律的敬畏。神是无所不在的,因果规律也是遍一切处的。有了这样的认知,持戒就是自觉行为,绝不会存有侥幸心理。而宗教信条就像一个无形的警察,随时都在我们心中站岗,监督着我们的起心动念,监督着我们的言行举止。
佛教的因果观为三世论,即生命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我们现有的人生是过去生命的延续,而死亡也只是这一期色身的衰败,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。唯物论者则是一世论,生命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。这种“人死如灯灭”的观点,很容易使人无所畏惧。既然生命只是那么短短几十年,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又有什么区别?当然,对社会来说意义是不同的,流芳千古的是造福人类者,遗臭万年的是危害他人者。但这种不同对个体生命却没有意义,所以断灭论会使人们变得非常功利,并导致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泛滥。假如没有神祗或因果观念的约束,只要权利大到可以不受法律制裁,或狂妄地蔑视法律,必然会为所欲为。
所以说,宗教信仰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基本力量。在当今这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,我们更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全球道德规范。有些传统宗教排他性较强,或与现实人生距离较大。而佛教,则是立足于现实人生并具有包容性的宗教。更使人容易接受的是,佛教认为自利与利他是统一的。凡夫难免有我执,因而做每件事都会有利益的考量。如果像儒家那样将利与义对立起来,很难使人坚守这一道德信条。建国几十年来,一直在提倡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,这也正是佛教所提倡的菩萨道精神。但如果意识不到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意义所在,这种服务能持之以恒吗?事实上,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。
相比之下,佛教道德的可行性更强,因为它是结合利益对道德行为进行界定。衡量一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,就要看它是否对自他双方都真正有益。同时,它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眼前利益,更能使我们获得长远利益。在很多人的感觉中,利益他人似乎必须以损失个人利益为前提。而佛教却认为,凡是有利于别人的行为,必然有利于自己。当然,可能需要暂时付出一些,但这一善行会给未来生命带来百千倍的回报。就像播下的一粒种子,会结出累累硕果。结果可能在今生,也可能在来生或更久,因缘成熟时一定会得到回报,正所谓功不唐捐。
或许有人会对此产生怀疑:万一善有善报只是空洞的安慰,是永不兑现的许诺呢?对于凡夫来说,总是希望马上见到结果才肯确信。其实,结果并非都需要等那么久。善行能使我们内心善的种子得到滋养,所以在付出的当下,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得益。这正是佛教对于因果报应的更重要的诠释。其实,我们在行善时不必关注外在的报应,那只是行善的副产品。真正的利益,在于我们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素质的提升,而这一结果与行善是同步的,是当下就能感受到的。我们做什么,心灵就会有相应的改变;做多少,就改变多少。
欲望之所以会有如此的“能量”,就在于它永远都处于发展的进程中,如果不从根本上对治它,铲除它,它就会无休止地驱使我们为之效力。现代人非常重视个人的自由,我们总是在抱怨环境的束缚,抱怨家庭的束缚,事实上,即使外在环境没有给我们制造任何压力,我们的心灵也未必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。
因为欲望是无所不在的,我们往住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它控制,将自己的主权拱手相让。欲望又是永无止境的,一个欲望得到了暂时的满足,新的欲望又会接踵而至,向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。当我们有了一千块的时候,就希望得到一万块,然后我们就必须为完成这九千块的目标努力;当我们有了一万块的时候,就会希望得到十万块,然后我们又必须为完成这九万块的目标努力。常常是我们拥有得越多,反而感觉自己缺少得越多。一个只有一千块的人,认为自己只缺九干块;可一个有一万块的人,就会认为自己还缺九万块。既然世上已存在拥有亿万家产的人,我们希望得到的一万和十万似乎并不是过高的要求,希望得到百万和千万似乎也不是痴人说梦。且不论我们最后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,问题的关键是:我们向谁去索取这一切?不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,负担最终会落到自然的身卜,因为大自然才是生产资料的唯一提供者。
人类曾经梦想制造出永动机,其实,欲望就是我们的永动机。具体到每个人,这一生的欲望会随着色身的消亡而结束。但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,一方面,个人欲望正随着经济发展而飞速增长;一方面,人口递增又制造出了庞大的基数。所以,这台以欲望作为动力的机器,非但永远不会停止,还会以更强劲的功率运转。在现代社会中,习惯以数字来总结一切:人均收入、国民生产总值等等。如果欲望也能以相应的量化指标来进行衡量,我相信,不论是人均欲望还是世界欲望总值,都远远超过了以往各个时代。
而和这急剧增长的欲望所对应的又是什么呢?是地球上日益贫乏的资源储备,是业已失去平衡的生态环境。或许,我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关心森林的减少,去关心水土的流失,去关心臭氧层的空洞。但即使再麻木的人,也不会看不见河流的污染,不会感觉不到空气的污染。长此以往,不仅我们所向往的财富会成为无本之木,即使我们的日常生活,也会受到致命的影响。我们还能喝什么?我们还能呼吸什么?
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,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如果我们不能对欲望进行有效的节制,一味地向自然索取,只能落得自掘坟墓的下场。
我们的观念,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,而我们的认识又以感觉为基础。
通常,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认同自己的感觉,将我们所能觉知的事物和现象当作唯一的真实。那么,我们的感觉是不是真的那么值得信赖呢?事实上,人的感觉是有问题的。
首先,我们的感觉非常迟钝。在嘈杂的环境里,微小的声音会被淹没,使我们无法听清,甚至完全感觉不到。听觉如此,那我们的视觉呢?在黑暗中,即便是最亮丽的色彩、最优美的风景也形同虚设。如果不借助于科学的仪器,人类所能觉知的范围极其有限:太小的东西我们看不到,需要显微镜;太远的东西我们看不到,需要望远镜……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,在某种意义上,我们和故事中的盲人并没有太大区别。仅凭我们的肉眼,仅凭我们的感官,我们能看到的、能感觉的不过是大干世界所呈现的非常微小的局部,却忽略了它们背后更为巨大的整体和真相。如果我们不能充分了解这一点,而是执著于我们对世界肤浅的认识,那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观念,其准确程度无疑是值得怀疑的。
其次,我们的感觉带有错乱性。自古以来,人们一直以为月有阴晴圆缺。
可是,月亮何尝有过阴晴圆缺呢?我们所生活的地球,每时每刻都在飞快地自转,所谓“坐地日行八万里”,可是我们谁也感觉不到。很长时间内,人们一直将地球作为宇宙的中心,直到十七世纪,伽利略首次观测到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。对于那样的一个时代而言,他的发现是令人震惊的,是大逆不道的邪说。可以想象,如果我们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他的时代,大约也很难相信这一和感觉全然不同的事实。
天上的星辰在我们看来,小得似乎可以抓在手中,但天文学家却告诉我们,它们中的许多,比我们的地球要大得多。而其中的一部分,在我们看到的时候,早巳不存在,因为它们所散发的光芒,需要几十甚至几百光年才能抵达我们的视线范围。我们坐在轮船上,感觉两岸青山在缓缓地移动,实际上两岸是静止的,是船的前进造成了我们的错觉;一支笔插在水中,看起来是弯的,其实是水的折射欺骗了我们的眼睛……那么,我们感觉的错乱是否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到纠正呢?现在,我们都在高喊相信科学。但过去几百年中,随着科学的进步,每个时代都建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作为标准。一些貌似真理的结论,在不断接受新的挑战,在不断被推翻。由此可见,在认识世界的问题上,我们的感觉固然不可靠,而处于发展中的科学也不是绝对真理。
现代人内心躁动。这种浮躁之气不仅影响到内心,当它表现出来时,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外在气质乃至相貌。一个人即使有无可挑剔的容貌,如果浮躁不安,也无法让人产生美感。而一个容貌普通的人,如果内心宁静,淡泊沉稳,也会散发出超然的气质。有句话说,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,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,说的正是这个道理。
我们要使生命变得美好,变得庄严,就要从身心两方面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其一,对事情看淡一点。所有烦恼都和我们的执著有关,我们在乎的事,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。这种伤害程度又取决于我们的在乎程度。有一分在乎,就会有一分烦恼,会受到一分伤害。有十分在乎,就会产生十分烦恼,受到十分伤害。把我们附加在事物上的错误设定撤掉,就不会因执著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伤害了。
其二,生活平静而有规律,学会享受闲暇。我们总是习惯不停地忙着,一闲下来,立即就要聊天、上网、看电视。现在的人,宁愿做些自己明知无聊的事,也不愿静静地享受闲暇。事实上,他们也没有能力享受闲暇。因为这颗动荡的心缺乏支撑,随时都要寻找依靠。其实,我们的心是具足一切的,关键需要去体认。禅修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心的潜能,而不是一味向外寻求。
对人生来说,最重要的,是具备正确观念和良好心态。这样才能从容面对世间种种变化,不为顺逆境界所动。进一步,还要发心利益大众。这样的人生,才是美好的人生、有意义的人生。
近几个世纪以来,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崭新的生活。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,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虽然中国人穷了很久,但在过去那些缺乏参照的年代,我们并没有因为贫穷而失去心理的平衡。改革开放以来,人们惊奇地发现,外面的世界原来如此精彩。几乎在一夜之间,致富成了民众最为迫切的愿望。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化,其实就是一种西化。
应当承认,富足的生活具有极大的诱惑力,而在这一点上,人类也的确拥有平等的权利。各行各业都在与世界接轨,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水准就不能向发达国家看齐呢?
理论上说,这一要求是合理的。那么,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又是什么呢?
虽然我们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,虽然我们向来以地大物博而引以为豪,可中国有太多的人口,这使得我们的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。但是,在中国从道德社会迅速走向功利社会的今天,这无法改变的现实并不能阻挡“一切向钱看”的冲动。在民众心目中,有了钱就可以脱贫,有了钱就可以达到小康,拥有财富似乎就拥有幸福。既然财富等同于幸福,只要能得到幸福,自然会不惜一切。
在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下,人们潜在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激发。遗憾的是,在很多时候,人类的创造力与破坏力是成正比的。森林被大批砍伐,矿产被过度开发,连野生动物也在劫难逃。是的,或许它们都转换成了我们梦寐以求的财富,但自然却因此而更为贫瘠。钱很快就会用完,树木又需要多久才能成林呢?生态又需要多久才会恢复呢?
知足,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知足方能常乐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知足就是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。在过去的丛林中,老和尚总是告诫弟子们要惜福。现在想来,这句话的确特别有道理。
从个人来说,一生的福报有相对的同定性。从人类的生存环境来说,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。在过去几千年,我们已经习惯于大自然无私的奉献和给予,似乎大自然的宝藏是无尽的,可以供我们尽情索取。但随着人类对地球有了更多了解之后,我们才发现,地球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。如果说大自然的恩赐是人类共同的福报,那么,它不仅属于我们的祖先,属于我们,更属_F我们的子孙后代。曾经有人说过,我们不是从祖先的手巾继承了这个地球,而是从后代的手中借来了这个地球。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,不懂得合理使用,而是像败家子般任性而为,那么,大自然赐予的这份福报很快就会被我们挥霍一空。到那个时候,我们的子孙又何以为生?等待人类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?
十六世纪以来,在西方唯物论思想的指导下,人们以为物质决定意识,物质高于一切。当追求物质利益成为生活的最高目标时,人类也不知不觉地物化了。我们总以为,只要有了丰富的物质条件,人类就能过上幸福生活,世界就能获得和平安定。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,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却是: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,社会问题越来越多,为争夺资源而导致的争斗也始终没有停止。由此可见,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物质生活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,归根到底还是人类自身的问题,确切地说,是人类心灵的问题。
佛教认为,心灵是主导人类行为的关键力量。心净则国土净,心染则国土染。只要人类的贪、嗔、痴还存在,对能源的过度开发就不会停止,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也不会停止。如果我们希望拥有清净、安定的世界,首先就要净化我们的心灵,克服我们心中的贪、嗔、痴。只有这样,人类社会才会有光明的前景。
现在,地球的环境已经越来越恶劣了。人类对自然不遗余力的破坏,已经使我们开始吞咽自己亲手种下的这枚苦果:空气污染了,水源污染了,臭氧层出现了空洞……而由此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正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:水土的流失使水灾空前泛滥,森林面积的减少使沙漠向城市逼近,众多野生动物的灭绝又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…。人际关系也是我们痛苦的一大根源:心爱的人不能长相厮守,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”,是爱别离苦;离别的人天各一方,“思悠悠.恨悠悠,恨到归时方始休”,是求不得苦;不喜欢的人,讨厌的人,却低头不见抬头见,所谓冤家路窄,是怨憎会苦。
我们的身体更是时时伴随着痛苦,“吾之大患在吾有身”:出生的痛苦,衰老的痛苦,疾病的痛苦,死亡的痛苦,色身的成、住、坏、空,无时不在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折磨。我们不愿意衰老,可不得不老;我们不愿意死亡,可不得不死。
即便外在的条件都很好,但只要我们的内心还有烦恼,一样会活得无聊,活得痛苦。
我们修学佛法,必须认识到人生是苦。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,就无法生起出离心,因为出离心是基于对苦的认识而产生的:三界如火宅,只要在三界轮转,就无法摆脱痛苦的煎熬。
所以,我们既要利用现有人身为进一步的修行打下基础,又不能过分贪欲和留恋人世。贪欲和留恋本身,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。世界是无常变化的,如果我们执著于人间,那么,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对我们造成影响。
生活在这个世间,时时都要面对很多问题。如何看待这些现象?多数人会以为,凡我亲眼所见,必是最真实的。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感觉,相信自己的看法。那么,这种经验究竟多大的可靠性?
关于这个问题,佛法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。如唯识宗是以三性理论将世界分为三个层面,一是超越对待的真理世界,即圆成实的世界;一是客观的现象世界,即依他起的世界;一是在呈现于我们认识上的世界,即遍计所执的世界。
佛法告诉我们,在认识上呈现的世界,是被我执处理过的,和客观世界并非一体。比如眼前这个杯子,呈现在认识上的,不仅包括杯子的形状体积,还有是否美观、是否值钱、是否属于我等种种设定。这些设定都是我们附加其上的,并非客观存在。但我们却会执著这些设定,认为它就是美的,就是值钱的,就是我的。就像夜行人遇到一条绳子,因看不清而误以为是蛇,吓得魂飞魄散。从客观来说,只有绳子而没有蛇。但在我们的感觉中,却只有蛇而没有绳子。
我们所认为的美丑、价值等等,只是投射于境界的认识,是蛇而非绳子。
但我们投射之后,却觉得这就是亲眼所见,就是绝对真实。伴随这种错误认识,贪随之而来了,嗔随之而来了,烦恼随之而来了。
我们每天忙来忙去,表面看是忙于各种事务,事实上,都是为内心不断增长的需求忙碌。比如做事业,固然有种种不得已的客观理由,但更关键的,是因为我们需要这份事业来支撑,似乎这样才会有成就感,才会无愧于人生。伴随这种执著,对事业的需求又会进一步增长。然后再来看待事业时,就戴上了变色眼镜。因为我们是带着一系列依托事业而产生的情绪来看问题,这些心理将推动对事业的追逐。在追逐过程中,相关心理又得到增长,从而产生更高需求。
如何才能对治欲望?佛陀告诉我们:“若欲脱诸苦恼,当观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富乐安隐之处。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;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不知足者,虽富而贫;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。不知足者,常为五欲所牵,为知足者之所怜悯,是名知足。”知足,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知足方能常乐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知足就是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。在过去的丛林中,老和尚总是告诫弟子们要惜福。现在想来,这句话的确特别有道理。
从个人来说,一生的福报有相对的固定性;从人类的生存环境来说,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。在过去几千年,我们已经习惯于大自然无私的奉献和给予,似乎大自然的宝藏是无尽的,可以供我们尽情索取。但随着人类对地球有了更多了解之后,我们才发现,地球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。
如果说大自然的恩赐是人类共同的福报,那么,它不仅属于我们的祖先,属于我们,更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。曾经有人说过,我们不是从祖先的手中继承了这个地球,而是从后代的手中借来了这个地球。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,不懂得合理使用,而是像败家子般任性而为,那么,大自然赐予的这份福报很快就会被我们挥霍一空。到那个时候,我们的子孙又何以为生?等待人类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?
十六世纪以来,在西方唯物论思想的指导下,人们以为物质决定意识,物质高于一切。当追求物质利益成为生活的最高目标时,人类也不知不觉地物化了。我们总以为,只要有了丰富的物质条件,人类就能过上幸福生活,世界就能获得和平安定。
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,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却是: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,社会问题越来越多,为争夺资源而导致的争斗也始终没有停止。
由此可见,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物质生活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,归根到底还是人类自身的问题。确切地说,是人类心灵的问题。
佛教认为,心灵是主导人类行为的关键力量。心净则国土净,心染则国土染。只要人类的贪、嗔、痴还存在,对能源的过度开发就不会停止,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也不会停止。如果我们希望拥有清净、安定的世界,首先就要净化我们的心灵,克服我们心中的贪、嗔、痴。只有这样,人类社会才会有光明的前景。
经商忙,从政忙,读书更忙。小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,中学生高考前紧张复习,年轻教师为职称辛勤奋斗,老教授为带动学术研究不懈努力。庄子在二干多年前就感叹: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”何况今天的知识,比两千年前又增长了百千万倍。我感觉知识就像太平洋的波涛,人类早就被自己制造出来的知识淹没了。
任何一个学科,从产生到流传就出现了许多相关著作,后人对这些原著的研究,又出现了许多成果,每年每月都会在杂志上刊登无数论文。佛教理论自从被学者纳入学术研究范同后,也成了一种纯学术。在日本,佛教和文学、物理学一样,被当作专门学科去研究。
佛教成了佛教学,佛法几乎就死掉了。把佛学当作学术研究之后,佛学就成了一种专门供人研究的学问。因此,许多研究者反而忘记了佛陀创立佛教的最初意义——佛教是为改善现实人生服务的。许多学者的研究,很少考虑佛教契理契机的问题。为了研究一个问题,把大量时间花在看资料上,整个身心都陷入错综复杂的资料堆中,终日案牍劳形,身心疲惫不堪。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佛方式,但那是和做人没有关系的方式。
真正的学问,要以自己的生命去感悟。不是为了应付什么,而是自由、自发的学习。同时,心中不能有任何成见,观念中不能有任何框框套套。对一个领域的学习,除了掌握一些该学科必要的知识,读几本经典性的原著之外,应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,对该学科的重要问题作自由思考。
我觉得治学应该像做人一样,要简明。知识使人复杂,智慧使人单纯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,不能像个图书馆一样,给人感觉学富五车、才高八斗,一开口就不断冒出各种各样的知识。而是要有智慧,能过滤吸收,像胃肠一样,只吸收那些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,把多余的通通排泄掉,丝毫不留在体内,不给自己造成生命的负担。
生活在这个世间,我们常常会面对彼此误解的尴尬,面对难以沟通的无奈。对于心理治疗师来说,与人沟通更是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。但仅仅依靠技巧,未必就能真正走入对方的内心。比如“共情”的运用,要求治疗师从病人的视角看待世界,以此进行沟通。但正如心理学家欧文·亚隆教授所说的那样:“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感受是极端困难的一件事情,太多的时候,是我们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其他人身上。”障碍这种“共情”的,正是我执,是强烈的自我重要感。这就使得我们总是带着自己的标准和好恶看待问题,无法做到真正的共情。而大乘佛教的慈悲,则是以强烈的利他主义愿望为前提,这是走近对方、接纳对方、包容对方的首要条件。
在修习慈悲的过程中,要在空性见的观照下不断克服我执,摆脱自我中心感,这样才能消除自他双方的隔阂,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,达到真正共情的效果。
在今天,很多人对财富的追求,早已不再是为了维持生计,而是转向财富的积累。对于他们来说,财富的意义或许就体现在数字的变化上,今天增加一个零,明天又减少一个零,如此而已。问题是,一旦陷入这样的追求,心态就会随着数字的增减而变化,似乎人生的全部意义便在于此。只要有利可图,其他一切又算得了什么?现在有句话叫做“穷得只剩下钱了”,这不仅仅是幽默,事实上,正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。可悲的是,当整个社会也走向这一歧途时,道德解体了,自然破坏了。最后的结果或许就是,整个世界也穷得只剩下钱了。
这使我想起一个故事:从前有个做梦都想发财的人,一天,幸运终于降临到他的头上,甚至比他想要得到的更多。因为他获得了点石成金的魔力,任何东西只要一经他的手,就会变成真正的黄金。他迫不及待地将他的屋子变成了黄金的宫殿,然后是花园、街道。当最初的狂喜渐渐平息之后,他想起应当和家人一道来分享这份奇迹,可他的妻儿也成了冷冰冰的金子塑像。于是他开始感到孤独,只好安慰自己说:“毕竟,我有了再也用不完的黄金,虽然没有了亲人,但我还可以用金子买到我想要的一切。”结果他很快对购物也厌倦了,因为他买来的一切都变成了同样的金子。最后,他开始饿了,这时他才发现所谓的幸运已为自己带来了最大的不幸,因为所有的食物在他手中都成了无法食用的金子。“老天呵,把我的魔力收回去吧!”他哭泣着、恳求着,在饥饿和孤独中慢慢地死去。
如果有一天,我们真的把自然中的一切都变成了钱,钱能够买到的或许也只是钱了,我们又将何以为生?所以说,财富决不是生活的唯一目标,更不是幸福的唯一保障。
虽然,每个生命都带着无始以来形成的业力,但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因与缘的内在联系,就可以通过对外缘的改善,达到改造命运的效果。
若是我们因为前生不修布施,导致今生的贫穷下贱,但只要懂得通过行善、布施和供养来增长福德资粮,就能在因地上逐渐改变命运。若是我们因为前生嗔心炽盛而树敌众多,但只要我们懂得忍耐谦让,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,对方也就无法与你继续争斗,从而在客观上改变这段恶缘的成熟。若是我们因为前生杀生过多,导致今生的多病与短命,但只要懂得慈悲、放生和护生,就能不断增加延寿的缘,从而改变短命的业报……然而,外缘的影响是相对的,它既能使命运朝好的方向迈进,也能促使其朝相反的一面发展。若是我们因为前生行善积德带来了福报,但却不懂得好好珍惜,不懂得好好利用,反而仗势欺人、多行不义,那么,今生造下的恶缘一旦成熟,就会转福为祸。
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命运,因此佛法又将命运称为“运命”,也就是说,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来运载的,它的改变就掌握在我们手中。佛法认为,命运是由业力决定的,而业力就是阿赖耶识中储藏的无始以来的生命信息,它又是由我们的行为所决定。由我们过去的行为,导致今生的生命状态,再由现在的行为,决定未来的生命走向。
“众生业力不可思议,果报亦不可思议”,世上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现象,并不是由某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所推动,而www.aizuci.com是由我们的行为导致。佛法认为,世间所有现象都有内在的因缘联系,即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”,所谓的偶然,也是建立在必然的前提下。
我们一生都在面临各种选择,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,到学业、家庭、事业,每一次选择都包含着取舍。这种取舍是取决于我们的需求,需要什么,就觉得什么很重要,必须争取;不需要什么,就觉得什么不重要,可以舍弃。而需求又是取决于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达到什么深度,对人生就会作出什么选择。其中,对心念的选择尤为重要,因为它是左右未来生命走向的关键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选择心念,就是在选择我们的未来。
智能推荐
- 上一篇:佛语禅心的生活感悟经典语录
- 下一篇:生活禅语人生感悟的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