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襄《神州五戒》人之子孝,本于养亲以顺其志
蔡襄《神州五戒》人之子孝,本于养亲以www.aizuci.com顺其志
人之子孝,本于养亲以顺其志,死生不违于礼,是孝诚之至也。观今之俗,贫富之家,多于父母异财,兄弟分养,乃至纤悉无有不校;及其亡也,破产卖宅,以为酒肴,设劳亲知,施于浮图,以求冥福。原其为心,不在于亲,将以夸胜于人,是不知为孝之本也。生则尽养,死不妄费,如此岂不善乎?
【译文】
作为子女的孝顺,根本在依照他们的想法来赡养父母,生前死后都不违反礼仪,这才是孝顺最诚恳的境界。观察当今的民俗,贫穷富裕人家,大多与父母分家,各蓄家产,兄弟分担赡养,甚至细微的事情都要计较;等他们死后,停止经营变卖房产,认为用酒席菜肴设宴招待亲友,舍钱给僧人,施惠于佛祖,来求得死后在阴间享福。原本他内心,不在父母亲,只是向人夸赞自己很孝顺,这是不知道孝顺的根本。活着时就尽心赡养,死后不胡乱破费,这样难道不是更好些吗?
【小传】
蔡襄(1012-1067年),字君谟,福建仙游枫亭人,北宋名臣,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宋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,与苏东坡、黄庭坚和米芾并称为“宋代四大书法家”。天圣八年(1030年)蔡襄登进士第,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官近40载,先后担任过知制诰、龙图阁直学上、枢密院商学士、翰林学士、三司使、端明殿学上等职,并出任福建路转运使,泉州、开封和杭州等地知州(府)。还丁庆历五年(1045年)至七年(1047年)、嘉祐元年(1056年)至三年( 1058年)两次出知福州。蔡襄治理福州期间,忠于职守,勤于政事,为官清正,关心民谟,礼贤劝学,政绩卓著。他所撰《荔枝谱》与《茶录》,均是世界最早介绍荔枝、茶叶的专著,著有诗词370首,奏议64篇,杂文584篇,收入《蔡忠惠公文集》。
蔡襄在任内兴办学校,提倡读经。当时,福建的儒生为应科举,专习诗赋。蔡襄认为要造就经国人才,必须倡读经书。为此,蔡襄礼聘乡贤周希孟、陈襄、郑穆和陈烈等人执教,为数百名学生开讲经书,并亲至学舍,执经讲问。
蔡襄还制定颁布《福州五戒》、《山头斋会戒》和《教民十六事》,反对崇信鬼神,反对婚丧嫁娶铺张浪费,反对土地兼并和富人剥削贫民,提倡节俭和家庭和睦、人与人之问应和谐相处,从此闽中鄙陋风俗大变,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。
当时士人重视学习诗赋以应科举,不重视“经世之术”的学习。为了纠正当时儒生沉溺于雕琢文章的积弊,蔡襄注重实际,提倡士人学习经术,聘请有学问有德行的本郡名士周希孟、郑穆、陈烈、陈襄等人主持州学,教授“明理尽性”的道学,还亲自到学舍执经讲授,“为诸生率”。蔡襄倡导“文章与礼法并重”,对后来福建理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智能推荐
- 上一篇:袁枚《给弟香亭书》率性之谓道
- 下一篇:包拯《包孝肃公家训》有犯赃滥者,不得放归本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