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家金言之因缘果报
★因缘
⊙.诸法由因缘生(《五分律》)
【译文】世界上的万事万物、一切现象的发生都有原因和条件。
【感悟】寥寥六个字,高度概括地表达了“缘起论”的根本理念:万事万物都基于一定的原因和条件而产生。可以说,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源于这种“缘起论’l思想。这个根本理念,倒是和认为天地万物不处于造物主的掌控之中,而处于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的无神论思想有相吻合之处。
⊙.历观古今祸福之证,皆有由缘。(孙绰《喻道论》)
【译文】一一地考察、研究从古至今降祸降福的具体事例,可以看出,它们都毫无例外地具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。
【感悟】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依赖一定条件而产生、存在的。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祸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福。人人都愿意趋福避祸,那么请记住一句民谚:“祸福无门,唯人自招。”导致祸与福的外在客观因素不是由我们决定,但是至少在主观上,我们要善于把握住导致祸与福的“由缘”。
⊙.言因缘者,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。(《大乘稻芊经》)
【译文】所谓因缘就是说,这个事物的存在能够导致那个事物的存在,这种现象的产生会引起那种现象的产生。
【感悟】这里强调的是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一定原因、没有一定条件的事物。缘起论者不仅否认存在着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,而且认识到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出于偶然,而是受因果规律支配的。这显然比有神论者的“上帝创造世界”的理论高明很多。
⊙.有为诸法从因缘而生,譬如由于击鼓而发声。(www.yipinjuzi.com)(《清净道论·说见清净品》)
【译文】人的一切行为的发生,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决定的,就好像是因为击了鼓,鼓才发出了声音。
【感悟】这不仅是一般性地说明原因和条件的重要作用,而且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人行为的发生离不开一定外在因素的作用。因此我们观察、分析人的行为时,不可忽视外在因素(其中最重要、最深刻的是社会因素)对
⊙.譬如父子,父生故名为子,生子故名为父。(《大智度论》卷三十一)
【译文】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同父子关系一样,儿子之所以是儿子,是因为有父亲生了他;而父亲之所以是父亲,是因为他生出了儿子。
【感悟】又是一个形象的比喻,它说明了事物之间的相对性原理。从时间上看,当然是先有父而后有子;但是从相互关系看,无父固然无子,而倘若无子,则父也不成其“父”。他们是相互依存、互为前提的。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每个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,都是相对的,这可是辩证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。
⊙.诸法虽生,不住自性,是故无性。如婴儿定住自性者,终不作匍匐乃至老年。(《中论·破行品》)
【译文】一切事物的产生虽然有确定的原因和条件,但是它们却不会凝住于自身现有的性质而长此终古,所以事物没有自己固定不变的性质。这好比婴儿出生的时候是婴儿,但不会始终在地上爬行至老年。
【感悟】比喻得太形象了!这个世界上,除了“变化”是永恒的,其他一切都不是永恒的。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得好:“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。”流动的河水是“无住”的,万事万物是“无住”的,因此我们的思想也就应该是“无住”的——要看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,而不能永远地定格在某一点上。
⊙.一切诸法,因缘故生,因缘故灭。(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二十八)
【译文】一切事情,都随着原因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,也会随着原因和条件的变化而消失。
【感悟】由于世界的复杂性,在特定的条件下,这样的“因”会产生这样的“果”;但是如果条件变化了,同是这个“因”就可能产生另外的“果”。所谓“因时制宜”、“因地制宜”、“因人而异”、“因材施教”等都是以这个道理为依据的,而教条主义、机械唯物主义是注定了要处处碰壁的。
⊙.前后相生,因也;现相助成,缘也。诸法多音字组词要因缘相假,然后成立。(《维摩诘经·佛国品》)
【译文】所谓“因”,是指前一事物促成后一事物的产生,同时后一事物也使前一事物发生变化;所谓“缘”,是指此一事物辅助另一事物的产生,同时另一事物也使此一事物发生变化。万事万物都互为条件、互相作用、互相联系、互相转化,然后才有了这个世界的存在。
【感悟】“相生”一词用得好,或者说这个“相”字用得好!“前因”固然可以导致“后果”,而“后果”一旦产生,也可以促使“前因”发生变化。前后相生,因缘相假,这个思想是精辟的,它的辩证色彩是强烈的。
智能推荐
- 上一篇:佛教格言精选 弘一法师《晚晴集》一
- 下一篇:佛家金言之做人与处世